咸阳,秦宫,有嬴政的无数耳目,任何风吹草动都难以瞒过嬴政。
当胡亥与少司命刚回到秦宫没多久,就有一个宦官来传讯,言嬴政召见。
对于嬴政的召见,胡亥并无意外,这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安顿好了少司命,胡亥独自一人去见嬴政。
恢宏的大殿之中,嬴政正在批阅奏折。
“儿臣拜见父皇。”胡亥。
放下手中的奏折,嬴政抬起头,淡淡:“平身吧!”
胡亥起身后,嬴政的目光就紧盯着他,这目光让胡亥也感受到了不小的压迫。
“听说,你在桑海时去了趟小圣贤庄?”嬴政淡淡问道,虽是询问,但语气却肯定,而他的脸色也看不出喜怒,以他的城府,早就喜怒不形于色。
在桑海也有嬴政的耳目,更何况,胡亥去小圣贤庄有章邯的陪同,而章邯又忠心于嬴政,因此,嬴政知道胡亥去了小圣贤庄并不奇怪。
“不错!”胡亥一口承认了。
“儒家一直与我大秦貌合神离,小圣贤庄又是儒家的圣地,你去干什么?”嬴政问道。
诸子百家之中,儒家与墨家乃是当世的两大显学,而论影响力,儒家更大一些,对付墨家,嬴政的压力不大,若是打压儒家,需要承受的压力就不小了。
墨家与大秦是敌对的关系,因为,当年那次荆轲刺杀就有墨家的参与,此外,秦灭六国中,墨家一直对抗着秦国,让秦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所以,在一统天下后,嬴政就大索天下,围剿墨家。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儒家的存在,对帝国来说是个不稳定因素,儿臣既然去了桑海,也就顺便去小圣贤庄瞧瞧。”胡亥微笑道。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嬴政不由想起了韩非,那个才华过人的han国九公子,他对韩非的才华也十分欣赏,可惜,韩非的身份……
韩非的著作《五蠹》之中,提到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认为文人们总是靠笔杆子扰乱法制,侠客们总是用暴力来触犯律例。
虽然韩非死了,但他的许多著作却流传了下来。
“韩非先生的《孤愤》、《五蠹》、《说难》、《说林》、《从内储》五书,儿臣也有看过,十万余言,字里行间,叹世事之难,人生之难,阅尽天下,万千感怀。”胡亥感叹道。
“韩非才华过人,他的死,寡人也甚为可惜。”嬴政叹道。
让嬴政欣赏的人不多,韩非是一个,说实话,嬴政也不想韩非死,可韩非毕竟是han国的九公子,来到秦国后劝他放弃攻灭han国,又研究一个天大的秘密,如此种种,让嬴政无法容忍,最后,也就默许了阴阳家杀死韩非,否则,阴阳家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嬴政眼皮底下用六魂恐咒杀死韩非。
阴阳家是很强大,但也只是一个门派,若是与嬴政翻脸,嬴政派出大军,轻易就可以把阴阳家夷为平地,另外,罗网、影密卫等组织也不是吃素的,就是嬴政本人的武功也极高。
韩非于公元前233年身死,胡亥穿越过来时,韩非已死了,他就算相救韩非也来不及了。
穿越之前,因为《天行九歌》,胡亥也十分欣赏韩非。
“若是重来一次,只怕你还是选择让韩非死,欣赏是一回事,但韩非的存在,对大秦来说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吧!”胡亥心忖,当然,这话他可不敢说出来。
“逝者已矣,韩非先生虽才华过人,但人在我大秦,心却向着han国,立场不一,有些事也是没办法的。”胡亥。
这时,嬴政对胡亥又有些另眼相看,甚至,他心中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胡亥不是他的嫡长子?
扶苏的性格,嬴政不喜欢,加上昌平君的关系,他对有一半楚国血统的扶苏有偏见,相比之下,胡亥就让他很喜欢。
“小圣贤庄一行,你可有收获?”嬴政岔开话题。
“对齐鲁三杰的学识有所了解,又与荀夫子对弈了一局。”胡亥。
“荀子乃是韩非与李斯的老师,名满天下,棋艺也必定高深,可以与他对弈,必然获益匪浅,听说你与荀子对弈赢了?”嬴政。
“只是侥幸而已,荀夫子的棋艺远在儿臣之上。”胡亥谦虚道。
“侥幸?”嬴政不置可否的一笑,对于胡亥对弈赢了荀夫子,他也十分开心,毕竟,胡亥是他儿子,这件事传出去,他脸上也有光。
接下来,胡亥又与嬴政谈了片刻。
……
回到自己的住所,胡亥见到了一个不速之客,却是云中君。
云中君是阴阳家的五大长老之首,执掌着阴阳家金部,极为擅长炼丹之术,曾经治好了嬴政偏头痛的顽疾,因此倍受一心想要求取长生不老的嬴政所器重。
云中君身穿云色衣,脚踩木屐,腰间别着一柄特殊的剑,乃是在剑谱上排名十三的天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