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把朱升一步登天提拔到总管之后就没有在管了。
至于一直欺负朱升的那些人处置方式,他们现在都是朱升的手下,怎么处置都有朱升说了算,帝辛并没有打算过问的打算。
处理完这些。
帝辛定了定神,是时候开始正式对大商大刀阔斧大改造的时候了。
首先最当务之急的不是别的,而是体制改革。
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
职业的官僚。
正式的官僚要等到后世春秋时期才出现,全面爆发还要等到战国时期各国存亡之际,在魏国带头下纷纷搞起了变法,全面改革。
那时候职业官僚才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而现在的大商还处于十分原始的奴隶制时代,国家都是交给世袭的贵族管理。
没错,朝堂上的这些大夫,在地方上都是有世袭封地的,不同于后来的荣誉称号,现在大夫可是正儿八经的贵族。
因为没有法律和法规。
管理的方式,全靠贵族的节操和经验了。
但一般情况下这些贵族管都压根不会管,秉着老子传下的什劳子大道自然垂拱而治的理念,直接撒手不管。
国力处于上升时期的盛世,这样做大方向自然没什么毛病。
因为一部分小毛病也都会被歌舞升平给掩盖了。
但国家一旦处于危难时期,再这样做,那就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了。
就说大商现在北旱南涝问题。
导致那些地方揭竿而起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饭吃。
这也是历朝历代百姓造反的原因。
北旱南涝导致粮食减产,后世好歹还有一个解决方案。
就是赈灾。
平时丰年存下足够多的粮食,到了灾年就开仓放粮、以工代赈。
虽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也算是解决燃眉之急,不至于逼百姓到造反那一地步。
但在大商没有这样的事情。
平时怎么样,灾年还是怎么样。
就算粮仓的粮食都发了霉,也是坚决不能白送给百姓的。
别说大商没有粮食。
封神原著,西岐扯旗造反,纣王派遣大军讨伐,那都是几十万几十万的送。
虽然战斗力不怎样,但那些可都是人,都是要吃饭的。
众所周知,远征在外的军队,那消耗的粮食更是天文数字,跟驻扎在地完全是两个概念。
还有之前两月不上朝导致周章堆积,几乎所有事都要他这个大王拍板,好似没了他大商都不会转了一样。
说的好听是大商离不开他,说的难听就是下面那么多官员除了吃饭什么用都没有。
所以不管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他脱离琐事用到更重要的地方去,打造一个职业官僚体系是势在必得的。
“咳咳~”
帝辛咳嗽一声,把这些还在长生幻想中的百官拉回过神。
“寡人有感国事繁忙,全由寡人一人所判唯恐出现差池以至天下百姓遭受无妄之灾,所以打算设立丞相府、中央六部替寡人分忧。”
好在这些大臣还都是有节操的,在说到国家大事上面,全部都纷纷认真起来。
比干道:“不知大王所说的丞相府、中央六部是何物?为何臣从未得知这些,特别是丞相府,不知跟臣所任的亚相和以告老还想的商老首相可有什么不同?”
帝辛解释道:
“丞相府其实跟王叔你现在所处的亚相职能其实也没什么不同,其实数量更多一些罢了,我打算丞相府有五名丞相。
其中分为三层,一名首相、一名亚相、三名下相,其中首相最大,亚相次之并且主持日常工作。
平时国家事务必须经过丞相府审理,琐碎小事丞相府自行解决,中事五名丞相投票决定,如有不服者可交于寡人决断,大事丞相府无权做出最终决定,需做好数个解决方案一同交于寡人过目。
而中央六部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个部分。
吏部掌管官员升调以及考核审查。
户部掌管户籍、田地、赋税一切财政事宜。
礼部掌管法教庙宇建设以及引导入教,大商重大祭祀、典礼。
兵部掌管军械维护以及军事日常训练。
刑部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尽快制定出一部完整完善的大商法典,里面要包罗万象全面周道。
工部掌管全国所有土木、水利工程还有制造军用一切器物。
六部为首者曰尚书,其下从高到地分别是左右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堂主事、司务、小吏。
这些都是寡人暂时想到的,以后在同众爱卿一共完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