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五年,六月。
颉利可汗兵败新城,转攻汾,潞二州。掠取男女五千多人。
就在颉利可汗掠取汾,潞二州的同时。一支八千人左右的兵马,悄悄来到了朔州。
马邑郡,隋大业初置代郡,不久改名马邑郡。
唐武德四年改名朔州。
隋末反王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割据于此。后来刘武周败亡,旧部苑君璋率军投靠突厥,复占此地。
苑君璋本就是马邑郡豪族,后来娶了刘武周之妹。素来是刘武周的心腹。
依附突厥后,凭借突厥人的威势收服了马邑郡各大豪族,加上刘武周留下的旧部,麾下有二万之众,对外号称五万。
这一年多,苑君璋过的并不是很顺心,在外人看来,他靠着突厥人,雄踞一方,还担任了突厥的大行台。
可他却知道,自己成了突厥人的马前卒。
突厥人擅长马战,不善攻城。
所以每次出征,都会从他这里带走一些士卒用于攻城。
这些士卒,能回来的几乎没几个,大多数都战死在了一次次的攻城战中。
突厥人从来就不把他们当人看。
这也造成了,他手下人,人心不稳。
别看那些豪族在他面前毕恭毕敬,那都是畏惧他身后的突厥人。
要是哪天他失去利用价值,突厥人放弃了他,不用别人动手,这些豪族就会将他撕碎。
正在苑君璋苦恼的时候。
屋外一个亲信快步跑了进来。
“大人,不好了!有唐军来犯,已经兵临城下了。”
苑君璋神色一变大惊。连忙起身。
“什么?哪里来的唐军?”
亲信也也很不可思议的道。
“不知道,我们的探马没有回报!”
苑君璋毕竟是经过大风浪的人很快冷静下来。
“走随我去看看。”
马邑城头。
苑君璋看着城外甲胄鲜明的唐军,感觉有些不真实。
突厥大军正在南侵,李唐的各路人马不应该为如何击败突厥人而头疼吗?怎么会有军队杀到这里。
那些突厥人都是瞎子吗?
唐军都杀到这里了他连一点消息都没得到。
“城下是谁的兵马?”
苑君璋问向守城将领。
“大人,是雁门郡李大恩的人马,来将可能是胡云。”
守城将领也是个老将,去年随突厥大军攻打过雁门。
“胡云?”
苑君璋心中一惊。去年攻打雁门郡他也在场。
胡云麾下守军的强悍他也深深体会过。
他有了一种不妙的感觉。
去年颉利可汗吃了那么大的亏,按照他那睚疵必报的性格,一定会首先找胡云算账。
可是,现在胡云大军就在城外。
那么只有两个可能,其一是胡云带人避开了突厥人的大军,来打马邑。
可这样的话,胡云就是自寻死路。只要突厥大军回援,他将死无葬身之地。
其二,胡云打败了突厥人,突厥大军转移战场。
这样的话,马邑就危险了。
“去,放出飞鹰,联系颉利可汗。让他快速速回援马邑。”
苑君璋不敢怠慢,连忙吩咐亲信。
城下。
胡云扛着大刀,催马上前。咧开大嗓门就喊。
“苑君璋!!!你个突厥人的狗崽子,见到你胡云大爷还不快快出城投降。”
“胡云小儿,你不再雁门郡当你的家犬,却无辜来犯我马邑,是活的不耐烦了吗?”
苑君璋毫不畏惧的道。
“苑君璋!!!这么快就忘了雁门郡的教训了。看来你真是记吃不计打啊!”
胡云不屑的喊道。
“哼!去年雁门郡,你据关而守,占据守城之便,侥幸赢了几场,如今攻守易势。”
“我又何惧于你!况且颉利可汗的大军以接到消息,很快就能杀到。到时此地就是你的藏身之地。”
苑君璋冷哼一声,毫不示弱的道。
“嘿嘿嘿!突厥大军?你怕指望不上了,颉利那老小子,刚刚被我一顿教训,正找地撒气呢?一时半会怕是赶过来!”
胡云嘿嘿冷笑。
苑君璋闻言,神色不变,心中却是一惊。最坏的局面出现了。咬了咬牙,随即大喝。
“休要信口雌黄,乱我军心,有能耐就攻下马邑,我苑君璋的让你头就在这,等你来拿。”
“好,挺带种啊,等会可别向我跪地求饶。”
胡云张狂的道。
随后大手一摆。
“连弩队列阵。”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