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8 狂喜

    晚上,大部队驻扎的时候,四阿哥屏退左右,一个人伏案书写了好一会儿。

    如果说独自去盛京三陵祭拜祖先,代表着皇阿玛对他无比的信任与看重,那么十四阿哥回京城的时间,为何偏偏选在这节骨眼上?

    这也太巧了些。

    四阿哥在灯火下紧皱着眉头,努力让自己不要再想太多。

    皇阿玛从来以爱养民生为第一要务,哪怕是登基六十年大庆,怕的也是劳民伤财。

    如此,自然西陲军事无一不牵动着他的心绪。

    让十四弟回京,也不过是面见好商议而已。

    想到最后,四阿哥觉得连自己都劝不住自己了。

    他猛地站起身,烦躁地在屋中来回踱步了几次,重新坐了下来,提起了笔。

    苏培盛本来是伺候在旁边的,想提醒主子爷该用膳了,想了想还是把嘴给闭上了。

    晚上点灯熬油的写信自然辛苦——眼睛看不清楚,灯火也浮动。

    但是四阿哥既然坚持要写,自然这是急信了。

    半点耽误不得。

    苏培盛怀疑他是给京城里的人在写信,但是看着感觉又不像。

    洋洋洒洒的写了大概几百字,信纸足足花了四张,四阿哥看了好几遍,才密封起来。

    ……

    接下来的十几天,四阿哥表面上若无其事,心里却十分焦灼。

    苏培盛一路伺候着,眼睁睁的就看见四爷嘴边长了水泡。

    还长了三四个。

    如今正是春天里,天气压根不热,再说往东北走去,就更不会热的出水泡了。

    不用问,这自然是内心焦急所致。

    终于,在第十九天,大部队抵达了盛京。

    知道雍亲王代替万岁前来祭拜三陵,盛京的官员们和三陵有关的管理人员早就在城门外,百里地候着,一路跪着恭迎雍亲王的到来。

    四阿哥却几乎没什么心思,只想着能快些完成这趟任务,早日回到京城里才是正经。

    十四弟已经完成了大部分西北平叛的事业,更立下了赫赫军功,皇阿玛身体又大不如前。

    将十四阿哥留在京城一天,朝堂之中,只会人心浮动一天。

    谁也猜不到老皇帝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思。

    ……

    圆明园里,宁樱也听说了十四阿哥风光回京的消息。

    刚听到这消息,她就担心起远在盛京的四阿哥了。

    虽然她早知道最后登基的一定会是四阿哥,但是康师傅偏偏在四阿哥去盛京的如此关头,把十四阿哥召唤到京城……

    这看上去就很像把前一个给打发走,然后趁机把另外一个给召回来了。

    莫名的就有一种“替代”的感觉。

    乌拉那拉氏倒是稳坐如松,半点没有意识到什么不妥,在府里的这些日子,她平心静气,甚至过得比四阿哥在的时候还要愉快。

    宁樱能明白她的想法:毕竟从乌拉那拉氏的角度来看,如今四阿哥已经是亲王之尊,她更是做了王妃。

    她大概是已经觉得这般便是巅峰了。

    非常满足。

    ……

    在盛京的祭祖仪式上,四阿哥不知为何,下意识的心中总有一种冥冥之感——仿佛自己的未来一定会与这一趟祭祖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四阿哥收回思绪,目光投回面前的祖先陵。

    似乎有一双双沉默的眼睛正在注视着他。

    祭祖完毕,他微微转身,瞧着下面,跪伏在地的官员们,忽然就想到了年幼时候,皇阿玛正当壮年,带着自己和其他皇子阿哥们第一次去盛京祭祖时的境况。

    当时的盛京已经初露繁华气象,酒肆近一千家,满街更是美味的东北特色小吃——蜜渍山里红、香酥萨其玛,酸菜……

    祭祖回来的路上,四阿哥挥笔就写了一首诗,随信寄给皇阿玛:“奉命趋辽海,猗欤仰旧宫。圣慈殷孝享,敕谕遣微躬。肃睹兴京胜,恭承祀典隆。祖宗光烈在,明发惕愚衷。”

    写完最后一句“祖宗光烈在,明发惕愚衷”,四阿哥扔下笔,只觉得心中万千思绪激荡。

    ……

    五月中,刚刚过了端午节,四阿哥回来了。

    马车还没到京郊的时候,京城里已经传来了一个消息——十四阿哥奉命又回西北去了。

    皇阿玛对他百般夸赞,又说西北不能少了大将军王的守护,于是十四阿哥风光无限的又回去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04_104727/750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