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八旗暴动


            
        
    宁樱真正醒过来的时候,太阳已经高升了。


    四阿哥早就走了。


    冷风嗖嗖的十二月里,难得有这样好的太阳——窗外的日光明晃晃的投射进来,刺的人几乎睁不开眼。


    清扬进来简单伺候了她梳洗穿戴打扮了之后,宁樱就坐到外面桌旁开始用早膳了。


    早膳是细细的龙须面,爽滑利落,鸡汤做的底,汤汁浓郁,内里飘着雪白的鸡丝,都是来自于鸡胸肉。


    汤面上还点缀着碧绿碧绿的叶菜,漂浮在汤面之中。


    看着就特别清爽。


    昨晚吃的太甜,宁樱这会儿就觉得口中没什么味道,幸好有婷儿从膳房拿回来的辣椒油——宁樱挑了一些放进面汤之中,又香又辣的红油顿时飘荡了开来。


    婷儿怕格格冷,端了暖盆来就放在桌子旁边,又给宁樱把屋子里的汤婆子也抱出来了。


    一碗鸡丝龙须面,宁樱吃得悠闲无比。


    等到吃完了,府里针线房的针线嬷嬷也就被四爷前院的奴才领着过来了。


    宁樱还以为这是四阿哥说的江宁织造来的针线娘子,心道怎么江南来的人,请安时候,却说的一口地道京腔?


    然后听四爷那边的人一介绍,才知道针线娘子还在路上。


    而且今年过年早,若是再算上制作服装做需要的工时,未必能在年前赶得上。


    所以四爷的意思是:先让府里针线房的人过来,给宁格格几套做过年的衣裳——算留作备选之用。


    宁樱带着针线嬷嬷到了后面,伸开手臂就让她们量了。


    好不容易量完了尺寸,两个嬷嬷把花样册子送上来,摊开来凑在窗下阳光好的地方,就让宁格格仔细挑选。


    这册子很大,一页一页的布样子也很漂亮——都是适合做旗装的织锦缎,质料厚实,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上上品。


    而且还根据色系的不同,分得特别仔细。


    宁樱认认真真地挑选了起来,婷儿在旁边给她捧着划笔——看中哪块布料了,就在上面做个记号,回头针线房那儿就根据这记号和测量的身体尺寸,给主子们量体裁衣。


    宁樱在这儿挑,两个针线嬷嬷就无声地对视了一眼。


    就是面前这小姑娘!


    据说在四爷面前相当得宠,府里上上下下都传遍了——如今四阿哥对这位是专房之宠呢。


    就连侧福晋已经生育了两个孩子,都比不过这位宁格格得四爷看重。


    她们没来之前,还以为是什么天姿国色、美得摄人心魄的绝代佳人呢。


    如今瞧了正主儿——漂亮是漂亮,可也就不过是个寻常的漂亮姑娘罢了。


    瞧宁格格背着双手,微微撅着嘴,眉头无意识地皱着,认认真真挑选花样册子的模样,就和个天真的小姑娘没什么两样。


    大概这就叫命好。


    偏偏就给四阿哥看上了。


    ……


    十二月上旬的时候,朝廷为了山西地震救灾所耗费的银两总数,终于出来了。


    一共用银二十二万六千九百两。


    另外还有临汾、洪洞、浮山、襄陵四个县一年的额赋。


    此外,山西巡抚格尔图因为赈灾不够尽职尽责,康熙谕示了大学士,意思是要严查议处。


    格尔图早早地就听了消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乱蹦。


    他背后的靠山是太子,但是偏偏这一次,康熙让来山西的是大阿哥和四阿哥。


    他够不着。


    于是等格尔图送到京城的时候,吏部早就在康熙的授意下,经过“讨论”,决定将格尔图革职,交给刑部处理。


    太子虽然心里直骂娘,但也只能急急忙忙地去给格尔图求情。


    幸好康熙看在太子的份上,同意格尔图虽然革职,但是免交刑部。


    至于山西那儿,百姓们虽然凄凄惨惨,但好歹有官府扶持着,日子总是奔着重建的方向去了。


    地震这件事总算也是过去了。


    朝廷上上下下都松了一口气。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04_104727/246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