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完张涛的一番讲解以后,许辰也是对这个门派的任务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
同时他心中也是有了计较,他对那些低级的任务自然是没有任何的兴趣的。
毕竟他又不是太缺灵石,而且那些任务也是费时费力,报酬又少,做这些任务简直就是浪费他的时间。
他的主要目标都是放在了那些所谓的危险的任务上,什么探索遗迹啊,寻找药草啊,这些可都是他的专长。
至于危险不危险的,他倒不是多么的在乎。
他自打修炼以来,遇到的危险难道还少了吗?他本身就是从这些生死之境中不断的成长起来的。
在探索宝物的同时还能完成门派的任务,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做起来岂不是快哉!
想到此,许辰开口问道:“那这个门派任务一般是在哪里去接啊?”
张涛回应道:“门派里面有个任务大厅,那里罗列了各种各样的任务,每个任务都对应相应的信物,你做完这个任务只需带回信物即可。
而这个任务大厅的位置,你出去随便找个人打听一下就能知道了。”
许辰再次道了声谢,而张涛示意没事以后就离开了这里。
他也知道适得其反的道理,看许辰的样子就是不喜被打扰之人,他既然独自来这里,那么一直缠着他的话反倒容易引起许辰的反感,所以只要提供了许辰有用的信息,然后就不会再继续纠缠了,而许辰肯定会心中有所感激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许辰的确比较感激这个张涛,给自己事无巨细的讲解了这关于门派任务的事情。
这让许辰对自己在这门派里面也有了一定的规划,不至于每天盲目的不知道该干什么。
而和张涛分开以后,许辰回身再看了一眼这个高级练功房,然后就在藏经阁里面闲逛了起来。
这个藏经阁虽然很大,但是对书籍功法的分类却是非常的详细。
炼体类的功法放在一边,武器使用类的功法放在一边,还有关于灵草灵药的一些书籍也是堆放在一起。
逛了一会以后,许辰也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寻找的功法书籍。
这是一本《神识灵典》,是专门介绍神识的功法。
许辰打开了书本的第一页,只见开头处写道:“神识——俗称精神力,也就是八识中的阿赖耶识!
而八识,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这里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这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
末那识: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那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