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有点苗头


            
        
    朱标拿起图纸,对沈知否说道:“你往返各地铺子,木制有时容易坏,换铁的,不过要让铁匠把辐条做好些。”


    “还好,只是颠的慌。”沈知否如实道。


    朱标听她这样说,想到之前自己改装的车轮就有些颠,后来改进了。


    交通工具离不开减震。


    减震才能保持着良好的搭乘体验,免受路途颠簸之苦,这个时代没有水泥柏油路,减震显得更重要。


    木制车辆相比金属材质,木质材料本有韧性,自然就带有缓冲效果。


    而且车轮、车架等多个结合处的榫卯结构也有微小的活动空间。


    朱标观察过如今的马车,它底板类似于一个大筛子,减震效果不错。


    这个时代的车厢底板和车轴之间有伏兔、当兔,可作减震来用。


    伏兔,就是连接车底与车轴之间的物件,也是马车的减震系统,因为其形状和趴着兔子非常的类似而得名。


    伏兔上平下凹,正好能卡在车抽上,不仅仅是减震,还能起到稳固车轴的作用。


    当兔,位于两伏兔之间,链接马车辀(链接马与车负责前进与转向的)与车轴的物件。


    如果直接在辀中开洞,放入车轴的话,就容易造成辀的磨损断裂,加个当兔,不仅能更加稳固,而且还能进一步起到减震的效果。


    “殿下,记得小时候家里的马车车轮包着动物皮。”


    “这是古代的橡胶轮胎吗。”


    朱标重复了句说道:“孤在想这铁轮上是否也可以通过增加柔软度来增强缓冲。”


    “可以啊,我在《汉书》里看到过,说为减少颠簸,以蒲裹轮,称为安车蒲轮。安置一些软靠。”


    “可以改进,即便到时路途远点,也不用担心受苦,四轮你有没有见过。”朱标问她。


    “有的,只是它只用来拉重物用,因为它转头时只能靠蛮力强行扭动,非常费力。”


    两人说了会儿话,朱标换成两只手拥着她。


    没有任何前兆,沈知否也大着胆子感受温暖。


    或许这是做梦,梦醒了他就不见了,那就多梦一会儿。


    “殿下,我……”


    “说。”


    “这是梦么。”


    “不是。”


    灯光摇曳,墙上只有一团身影。


    沈知否自然知道下一步他要要做什么,脸颊滚烫起来,平日里做生意的果断大胆此刻一点也派不上用场。


    声音发颤着呢喃道:“殿殿……下。”


    “嗯,别说话。”


    突然,外面传来敲门声。


    “小姐?你睡了么。”


    两人微微愣了愣,沈知否轻轻推开他道:“是……小莲呢,殿下。”


    “我要找沐英算账。”朱标站起身。


    沈知否整了整头发,随后笑出了声。


    “小姐呀,你在吗,该沐浴了。”小莲声音轻快,心情十分的好。


    “我在喂蚕,马上来。”


    等她系好衣服,朱标走过去拉开门。


    “咦,殿下。”小莲看着朱标往屋子走去。


    沈知否坐在桌边看着蚕。


    她不明白,看个虫子还得关起门窗,天不冷啊。


    朱标看小莲一眼,道:“沐英呢。”


    “他回房间去了。”小莲又对着朱标弯腰行礼,跑进去收拾屋子。


    等朱标走后,小莲看到沈知否满脸潮红,便惊道:“小姐你是不是染了风寒。脸怎么这么的红。”


    走到院子,凉风吹的朱标心思慢慢冷静下来,大口呼吸了些凉气,才向自己屋子走去。


    看到花园里的落了叶的土豆茎,朱标才想起来自己还要问问沈知否。


    她说祖上就有,难道是她沈家有人出过海,一点点的疑问都不能放过。


    出海也有可能,万一唐宋元有什么穿越者,来个出海也不是不可能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s://www.xsbiquge.com/103_103657/50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