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太子考问


            
        
    酒坊的事情还需要自己去盯着,不能有失误。现在又被这个姓李的吐露心声。


    这个李公子虽然有才,家境富裕,也算出众,许多女子都喜欢他。


    只是对于沈知否来说,他依然是个普通的男人罢了。


    “你这样拒绝人家好吗?”朱标走上前,看了眼离去的李公子说道。


    沈知否点点头:“早点和他说清楚,总比含糊不清的让他更难过要好。其实李公子挺好,只是我不想占他便宜。对了,殿下这件衣服我会拿去洗好……”


    话说完,沈知否拿起包好的脏衣服放在旁边。


    “它怎么在你这里。”


    “什么啊?”


    “扬州的这件御寒衣服。”


    当时他记得是怕夜里那些扬州百姓冷,给她们御寒用过。


    听朱标说完,沈知否笑着转身道:“若是我说看殿下衣服没人要了,才拿回来,殿下信不信我呢。”


    “你不怕孤治你罪?”朱标笑道。


    “不怕。”沈知否摇了摇头抱起衣服:“我一介女子,不偷不抢不犯法的,做正当生意,几句话回答错了殿下就治罪,那也太没有王者气度。


    况且——殿下不是那样的昏庸之人。”


    沈知否拢了拢发丝,笑着抱起衣服走出凉亭,走了几步绣鞋又停下,转过身道:“殿下,我和他没有什么的。”


    朱标诧异抬头,看了她几息后点头道:“孤知道了,酒坊的事情你多上心。”


    “嗯,会的。”沈知否重重点头,抱起衣服向后院走去。


    其他的丫环看到自家小姐抱着脏衣服,吓得立即跑上去索要脏衣服。


    沈知否不知道说了什么,她们点头退下,跟在身后。


    丫环很快换了新茶,又送了笔墨,朱标给五粮雪曲画了立体的酒杯,背景也涂了色彩。


    临走时,朱标从酒库带了两坛五粮雪曲,和沐英回宫。


    “你和人家那丫头来往多了也不好,打算怎么办,母后绝对会帮你选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给你的。”


    朱标拍了拍沐英肩膀。


    “我是俗人,要是娶亲,娶小莲又怎样,没必要什么门当户对的。


    当年要不是义父义母,我还是街头流浪的叫花子,我和殿下不一样,这件事我会去让义母答应的……义父那里,殿下就帮我说说呗。”


    沐英眼里透出希望:“沈小姐也很好,小莲还是她的贴身丫鬟……殿下也该帮帮小莲。”


    朱标回东宫时,碰到詹事府那些人,便让沐英拿了坛酒给他们,大家千恩万谢后各自去做事了。


    躺在殿中,玉儿拿来冰凉的清茶给朱标斟满一杯,等他喝的差不多了才道:“因陛下命宫中节俭行事,这茶叶还是皇后娘娘让清茹送来的。”


    “原来如此,孤就说味道不太一样,以为换了茶叶。”


    开国初年,百废待兴,银子能省着就省,北方复兴可需要大量的银子,包括粮种和百姓的安抚赈济。


    南北就跟手心手背一样,都是不能割舍的。朱标提了提茶盖问道:“锦儿呢?这些人都去哪里了?”


    “回殿下,三宝带着几个人要见殿下,我们见您累了,锦儿就先去招待了。”


    玉儿斟了茶,垂手而立。


    朱标来了兴趣,明永乐三年六月,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


    此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的二十八年中,郑和先后率领两万七千五百多人,二百四十艘船舶组成的船队,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是历史上辉煌的航海史。


    来不及喝茶,朱标让玉儿帮他换了衣服,就去偏殿见郑三宝他们去了。


    郑三宝看见朱标进来,带着几个手下恭敬道:“三宝拜见太子殿下。”


    “免了。”朱标踱步走到上位坐下道:“孤交给你的差事完成的如何?”


    “启禀殿下,我的水性已经练的很好,殿下给我的那本册子也已经背熟,铭记于心。”


    他说的那本册子是朱标根据历史上的永乐年间写的册子,随说道:“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s://www.xsbiquge.com/103_103657/500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