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静心

章二十三静心

见闻灯处理完挑战书, 步绛玄去到静室,将里面的灯点上。

澄黄的光芒在屋室内漫开,纸窗上映出一道侧影, 是步绛玄坐进椅中。可下一瞬, 他的影子诡异地游了下来,在地上迅速拉长, 变得形如一根细长的手,起伏甩动着,奔向屋外。

庭院里响起笛声,如同山间淙淙流过的泉水, 清澈悦耳。

闻灯吹的是他师父北间余给的那根竹笛。比起那日在鬼市上淘来的玉笛, 用这一根来调动天地间的灵力,要更费些功夫。闻灯循着由难而易的原则,用它的时间更多一些。

渐渐的, 他察觉到这穿庭而过的风中, 似乎多了点什么东西。他停下吹奏, 警惕往四周瞧了瞧,却是什么都没发现。

错觉?

闻灯低声嘀咕了一句。

这一刻,立在闻灯身旁的、细细一道的影子如散雾般散开去,幽黑的颜色变淡, 只在虚空里留下薄薄的一层。

它把自己藏了起来,这样过了好一阵,等闻灯不再怀疑探寻,才重新凝成细细的一道。它凑到闻灯旁, 将上头那部分伸出, 去勾闻灯被风吹得摇晃的马尾。

闻灯甩了下头, 看向静室的方向。

如果真有异常, 步绛玄应该会发现吧?他这般自我安慰道。

闻灯修行至亥时,才离开大明楼。

翌日依旧是晴日,天空一片湛蓝,白云柔软又饱满,像一团又一团棉絮。

通往明镜台的山道上,早早挤满了各学院弟子和神京城里的游客——秋会的武试向来比文试更吸引人,虽说非八大学院之人不得入内观看,但对于爱凑热闹的人而言,在外面听个响,也是极好。

闻灯用瞬移法器一路行至离山半山腰,在明镜台院门外的广场上,看见徒无遥和于闲。

徒无遥没穿院服,而是一身更适合活动的劲装,颜色红如烈火,腰间长鞭闪闪,眉眼英气十足,又不失妩媚。

闻灯过去和两人汇合,徒无遥将提前买好的吃食分了一份给他,朝他身后望望,挑眉道:“步绛玄当真不来?”

再看于闲,脸上亦出现惊讶之情。

“这不是理所当然吗?你们也不用这样吃惊。”闻灯将白玉京的信物拿出来,边示意大伙走着,边说道。

徒无遥和于闲交换眼神,前者道:“你请他都不来?”

闻灯无奈一叹:“他的眼里只有两个字—修行。”

徒无遥和于闲再一次互相看了看。

徒无遥伸手一拍闻灯肩膀,眼神中充满安慰。

于闲摇摇头,说:“喜欢步师弟,真的很难。我记得两年前,我们海旭楼有一位师姐,曾大肆张扬地向他表露过爱意。那位师姐人美心善、细致体贴,晴时给往大明楼送茶,雨时送伞具,一日跑那处三趟,在楼外又是抚琴又是唱曲,轰动了整个白玉京。”

言及此,他话语一顿,问闻灯:“你猜步师弟如何回应的?”

“我猜不出,师兄不妨直说。”闻灯道。

于闲神情变得复杂,语气甚是唏嘘:“他前三日,尚且没什么反应。可第四日,竟在大明楼中、隔着整整一座前院,往外劈了一剑。

“那一剑,端的是剑风浩浩,剑意凛凛,直将那位师姐‘送’出两里地。”

画面不难想象。

闻灯和步绛玄相处已有一段时日,差不多摸清了这人性格脾气,故而脑中直接浮现出那人当时的神情。

——依旧是冷漠打底,再带上点儿不耐和不悦,冻得人不敢靠近。

“这样说起来,他对我,可真算不错了。”闻灯抬头望天,继而问于闲:“那位师姐现在如何了?”

于闲道:“去宁山上清修了。”

闻灯瞪大眼:“宁山上不就一座寺庙?”

于闲点头:“的确如此。”

闻灯:“……”

他再一次望天无语。

三人来到崇明楼里。

这次到的时间晚了些,整个二层都坐满了,三层第一排的位置亦被占,他们只好坐了角落。

武试第一日是一对一的个人比试。徒无遥要上场,坐下后,她环顾四周,双手合十、再一扣,闭上眼祈求:“希望我能运气好一些,抽到排名高过我,但又不太高的。”

“老天爷会保佑你的。”闻灯在她身旁祝福。

各院的位置几乎坐满,闻灯看向明镜台众人方向,回忆着步家资料手册上步靖川的画像,仔细找人。但他搜寻一圈,都没找到能对上号的脸,甚至连步靖华都没看见。

闻灯稍加思索,问旁边的人“你们知道步靖川吗?”

于闲的第一反应是:“步靖川?这名字和之前的步靖华很像啊!”

“步靖川?我知道啊,他的名字前些年出现在凌云榜上过,位置还不低呢。”说这话的是坐在后面的一名白玉京弟子,“他是明镜台的人。据说这几年,都在闭关苦修,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31xiaoshuo.org/174/174932/66738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