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好吧,我是皇帝

当夏衍喝下了那杯毒酒,鲜血顺着唇角留下,渐渐聚成一小堆,他的脑子还是清醒的。只道是:“人者多欲,其性尚私。上骄者,安其心以顺。”

以往人们都说,在生命流逝的尽头,这一世的片段便会以走马灯的方式出现在脑海里面。

夏衍是南梁靖丰的宰相,十二岁便考上了探花,仅仅八年,便从太常寺卿到大理寺卿,一路攀升到文官之首的宰相。但那又能怎么样呢,自古世事寡情,善者无功。这在夏衍身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学问高,办事能力强,办案能力也是一流,惟其如此靖丰帝才会重用与他,但是他的刚正不啊,屡次顶撞,又怎么会是上位者想要看到的?!

夏衍脑子里闪过一片一片的片段,有办案的,有读书的,唯有最后,是那个人的····,要说遗憾,只是后悔没有再见一面罢了!

已经当上了皇帝的林启远,依旧是无聊的一天接一天的过着,自从他被老皇帝找回来继承皇位,又三年过去了,现在的林启远刚满20周岁。算上上辈子的年纪已经354岁了,当然这不能一起算的!最近让他最头疼的是每天上朝的时候,上至丞相,下至太监,仿佛是个活的都在催着皇子,生怕他那天嗝屁了没人继承林家的皇位。

明德三年

东庆国

南部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雨,连着下了数日,山洪也随之而来。

林启远为了躲避各种人的催生,亲自南下赈灾,宫里的妃子们相处一向和平,朝堂之上也算是融洽,毕竟朝中元老没剩几个,这些都是林启远一手提拔上来的。而这次便是带着宫中侍卫统领伯阳南下赈灾,留丞相驻守朝堂。

不得不说侍卫统领和伯阳,丞相夏衍在这三年里已经发展成了林启远的左膀右臂。正像当年拉着林启远出村的那辆马车上坐着的顺序一样,一个在左,一个在右,相互扶持,相互帮助。

要说夏衍,在林启远刚坐上皇位的时候,朝局动荡,太皇太后把持朝政,外戚干权,朝中一半老臣都是夏太后的人。他们仗着“民有其愚昧,权有其智”的方法,大肆宣扬林启远非亲生之言,企图动荡民心。

若是长久以往,东庆国就要改性了,不得不说的是,夏衍帮着林启远暗中行事,夏衍是夏丞相的私生子,不得台面,没有身份,在府中,甚至连小厮的脸色都要看。直到被捉弄到死,都没得到过夏丞相的一份眼神。转变从此开始了,南梁的宰相夏衍,重生在东庆国丞相的私生子身上,也算是可笑。

夏丞相子女众多,他曾经二休正妻,到了晚年,发现内府中对于嫡子继承家业的争夺甚至到了白热化。

夏衍就是在此时开始行动的。他先是像夏丞相示好,暗示着和林启远是同窗,可以为夏丞相监视着林启远。在目的成功后,又暗中联系了母家仅剩的表哥伯阳,暗中分解着宫中的兵力。折损夏丞相的势力,这一切都发生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毕竟夏丞相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很是骄傲,只要表现出足够的顺从便可以让他安心。

一年后,夏丞相终于忍不住起兵谋反,此时夏丞相的人脉,兵权基数划分。在这一年中,随着林启远的倒行逆施,他的疑心越来越重,这是在会让下面的人吃不消,开始重新找归属。不但没找到,反而被伯阳等人找机会诛杀。

夏衍也在这一年中找到足够的证据,去证实夏丞相和夏太后通敌卖国,获腰斩之刑,祸及满门,当然这中间不包括夏衍。

拔出夏丞相的党羽后,朝廷百官也没剩下几个人,便重新开启了科考,由一年一次变成成了一年两次,分为春闱和秋闱。林启远在和夏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后,便下了圣旨,意思倒是也简单,不论年龄,不论性别,只要能考上,就可以当官,这也是东庆第一次允许女子科考的命令。而这一指令在整片大陆造成多大冲击咱们后面再说。

毕竟林启远是未来的穿书人,偶尔有一些令人震惊的发言实属正常。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88931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