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投资工业母机

徐光亮自然不知道权大海与他的小伙伴的纠结,他则是在思考,如果说工业母机的制造是失败的,那么有没有能够绕过去的方式?
    徐光亮查了一些资料,烦闷的起身走走。
    接下来的两个月的时间,钱枫带队,开始到处飞行,了解全国乃至是全世界的机床行业的情况,但是可惜的是,超高精度机床人家都是藏的严严实实的,根本不给看,而且超高精度机床也不卖给国内,钱枫虽然飞了这么长时间,但是却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也只能想办法挖人了。
    在四海投资面前的是重重困难,工业母机的制造遥遥无期。
    徐光亮的工作仍然是每个月写下下个月对于金融的看法,查看脑洞那里的一些东西,审核各个项目。
    到了六月份,他得到的关于机床的消息几乎全是坏消息。
    等到高畅国与钱枫回来之后,徐光亮则思考,要不要强行开启机床的研究,实际上,如果现在开启的话,不是不可以,但是对于迫在眉睫的碳管光刻机项目可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不过即便是这样,徐光亮仍然开启了这个项目,毕竟不管能不能解渴,这个项目都是需要的,所以这个项目仍然是开始了。
    钱枫的这趟还是有收获的,一大批的人才被他挖了过来,国内外的都有,总体来说还是国内的多一些。
    不够这件事也引来了一定的后遗症,那就是这批人才大多数是从沈北那边挖过来的,毕竟那里曾经是国内的工业中心,这导致了沈北那边很多的大厂的人才流失严重,甚至于惊动了沈北省的领导。
    然后这件事有通过层层转达,到了主角这边海东省这里。
    “你看看,这个小家伙,什么都是大手笔,这回可好,被人找上门来了。”海东省老大摇摇头,虽然听着像是埋怨,不过口气却是调侃。
    开会的众人也都笑了,徐光亮的名字实际上早就在他们的脑海中挂着了,要知道,他自己一个人的缴税几乎达到了一些小国家的gdp,这是什么概念?
    省里是护着他的,而且徐光亮也很懂分寸,从来没有做出什么有违法律的事情,非常省心,这样优质的企业,傻子才怪罪。
    徐光亮在海东省这几年,前一任老大因为干得出色高升了,这一任自然也指望徐光亮给他助力,所以沈北省转达过来的事情也叫麻烦?
    要知道这点麻烦才哪到哪?有些省的企业做得不咋地,反而惹祸一个顶俩,为了gdp不是也要忍?徐光亮这种省心的企业,那还不赶快护着?
    领导班子开了个小会,透了透气,就给压下了,徐光亮连知道都不知道。
    事情波澜不惊,但是徐光亮的光刻机之路也并不顺利。就像是光刻机之类的机器一样,工业母机的道路非常不好走,投资之后,剩下的就是花钱磨,什么时候功夫到了,什么时候就能成了,而在他手下的好处就是,钱够,不会因为钱的事情卡住,也能历练出技术,这十分重要。
    当然,还需要有配套的工业软件,加工软件,建模软件等等徐光亮也都放在了四海软件中,让他们成立子公司,作为这方面的配套。
    而工业芯片不用说自然是放到了芯片设计公司,不过为了能够足够专业,也是成立子公司,进行配套。
    还有工业主轴,这也是重中之重,徐光亮发动炒能力,购买了脚盆鸡的授权——他这里的主轴是世界公认最好的,当然也只是低档次的授权,不过也足够了,他需要能够发展的主轴基础,所以低不低档次的无所谓。
    工业母机的制造就像是光刻机一样,主轴方面脚盆鸡也用了专利设置了路障防止被人超过去,所以要想真的研究出好的主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甚至为了能够做到更好,准备了大量的钳工人员,准备采取人海战术,进行人工制造零件,虽然耗时耗力,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一般来说,为了能够达到要求,都是需要标准平板的,标准平板是需要钳工一点一点的修出来的。怎么做基准平板?就是找两块平板,然后互相研磨,找出凸点,然后人工用刮刀将凸点去除,然后研磨,然后去除,一直重复这个过程,当所有的凸点都被去掉之后,最后得到一块超平板,这就是基准平板,然后以基准平板作为基准,来研磨其他部件,重复这个过程,去除非基准面的凸点,最后得到一块超平板,那么这块板被认为是非常平整的板,可以用于精密机械的制造。
    在没有足够的机密机床的饿时候,其他的部件也是这样慢慢做出来的,采取人工的方式能够做好,但是这样做的坏处就是慢,特别的慢。
    一块平板想要弄好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还要进行其他方面的设计,加工,这也是为什么说远水解不了近渴。
    投资工业母机等于是扔钱,收获也许要等到好几年之后了,对此徐光亮也没有太过着急,只是忧心该如何将纳米管光刻机弄好,总不能等工业母机出来之后再弄吧?那样的话黄花菜也凉了!
    于是徐光亮在忙完日常工作之后,他就浏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s://www.xsbiquge.com/100_100293/115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