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墓中墓,其实,是有点类似于各类小说中,夺舍的说法。
粗俗点说,就是一个人在下葬时,恰好下葬的地方,有另一个人的墓。
于是这个人,便把另一个人的墓,给抢了。
在盗墓一行里,墓中墓的现象,并不少见。
相反,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
毕竟,天底下的风水宝穴,就这么多,抢墓地,也是人之常情,相当于鸠占鹊巢。
只是不知,吴三桂,又是占了谁的巢。
又过了一会儿,陈涛见胖子休息得差不多了,表情也没有之前那么吃痛,便站起身来。
“咱们往里走吧!”。
胖子面色泛白,勉强站起。
“行,谁叫咱是打工仔呢,听老板的!”。
陈涛甩了个白眼过去。
“给你加个工伤费,两万块,不少了吧!”。
“早说呀,走起!”。
忽然间,胖子像个没事人一般,健步如飞。
老胡一脸,像是不认识这人的表情,相当无奈。
“陈爷,我不认识他!”。
陈涛点了个头,表示同情。
“我理解,我理解。”。
……
又走许久,三人,终于到了洞内的出口。
果不其然,这洞并不通向外面,而是又一个墓室。
只是这个墓室,比起吴三桂那金銮殿来,显得小家子气许多。
论规模,大概也就和刚开始那小型陪葬坑差不多大。
最关键的是,这个墓室,简直乱七八糟。
各种已经腐朽透的兵器,盔甲,胡乱摆着,完全没有规律可言,就像是那种大学寝室,衣服,裤子,臭袜子,随意乱飞。
真的要说,这不像个墓室,倒像是一个杂物堆积室。
就连放置在中央的棺材盖,也被掀翻,落在地上。
“老胡,这墓,不会真是被人盗过了吧?”。
老胡这时也阴晴不定,毕竟这地方,怎么看怎么都像被盗过。
胖子咧嘴。
“这墓就算是被倒过,也不是咱们北派的人干的,绝对是南派那些狗玩意,没点规矩,见东西就拿!”。
老胡有些不想放弃,想正名自己的推断没错。
“陈爷,咱们四处寻寻,就算是这墓被盗过了,也要看看,会不会给咱们留点汤喝!”。
陈涛点头同意,三人分散寻找。
可惜,陈涛翻遍了这一堆像是杂物的玩意,也没找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倒是胖子,忽然尖叫了一声。
“你们看,这东西,宝贝啊!”。
胖子站在棺材旁边,从棺材里拿出了一个物件,竟然是一枚玉简!
顿时,陈涛和老胡的目光,便是都被吸引了过去。
“拿来!”。
老胡直接就从胖子手里,抢过了玉简,拿在手上端详。
胖子一脸憋屈。
“老胡,这宝贝在我手里还没捂热呢?”。
完全不理会在旁哀嚎的胖子,陈涛走到了老胡身旁。
“老胡,看出点门道来没有?”。
老胡的表情,在这时竟变化多端,一会儿如恍然大悟,一会儿又皱眉深思。
陈涛凑过去看了一眼,玉简上刻画着各种奇形怪状的符号,像是一种古文字。
至少,这种文字,他是不懂的。
过了一会儿,老胡终于说话。
“陈爷,这上面的文字,我不是很懂,但应该可以肯定,这是春秋时的玉简!”。
“什么?春秋玉简,哈哈哈哈!发财发财了!”。
胖子高兴得上蹿下跳,之前受的伤,如荡然无存。
春秋的玉简,价值很高。
春秋时期的文化载体,一般有三类。
第一类,是竹简,也是最常见的一类,无论大事小事,无论平民大王,都可以用。
甚至,许多传承至今的春秋书籍,都是以竹简为载体。
第二类,就是帛书,这一类,就比较昂贵了,毕竟布料,在春秋时期,也是值钱玩意。
帛书这种东西,也只有当时的贵族可用。
至于第三种,则可以用罕见来形容,那便是玉简,基本上,都是一些王公贵族,方能使用。
而且记录的,都是一些大事。
每一份春秋战国时的玉简,纵使是损坏残缺的,都能在市面上炒出高价来。
这个玉简,看起来保存的很完善,价值,不言而喻。
这时,老胡瞪了胖子一眼。
“就是天价,也是陈爷的,关你什么事!”。
胖子悻悻然。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