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唐愿意倾尽府库帮助兄弟邻邦渡过难关,还望两位可汗领兵退去,以免结盟之邦自相残杀。”李世民给了突厥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一个台阶。
“一言为定。”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相互望了一眼赶紧答应。
李世民把自己的白马拉上前来,从李易腰间扯出了螭虎剑。
“一言为定。”
李世民豁然转身一剑斩断了白马的头,血瞬间从白马脖颈处喷溅而出,马儿的身躯紧接着轰然倒地。
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强自镇定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手心微微出汗。
接过血淋淋的螭虎剑李易从铠甲里扯出来一片软布,捏着剑脊一划而过,然后挽了个剑花收剑入鞘。
颉利可汗这才注意到李易这个年轻的不像话的少年。
“这位少年如此年幼就临阵杀敌了,可也是哪位国公的子弟?”
李世民微微一笑:“这个少年你虽然没有见过,但是也是老熟人了,来!李易见过长辈。”
李易上前抱拳一脸诚意的笑容:“末将李易,前些日子在泾阳城下骤然间见到可汗内心激动想跟可汗亲近、亲近,可是没成想到了可汗金帐外一箭之地的地方,被可汗的勇士们拦下了,不过为了表达末将对可汗的敬仰之情,末将把手中长槊赠给可汗了,可汗可还记得吗?”
颉利可汗呆住了。
“你就是那日率军冲击本可汗金帐的将领?”
“正是末将。”
“真是不可思议!你竟然如此年轻,那日我还以为是贵国翼国公秦琼在冲阵呢!害的我心里好生忐忑,没想到!少年英杰呀!”
“可汗谬赞了。”
“不知阁下乃是哪位国公的公子?”颉利可汗禁不住好奇再次询问。
“他呀!李家犬子罢了。”李世民并没有说他是裴寂之子,而是说李易是李家的后代,却也没有明说是哪一支的后代。
陪同的高士廉、房玄龄、萧瑀、周范四人一瞬间身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这下这小子近乎实锤是陛下的儿子了!
“怪不得!怪不得!陛下文韬武略。陛下的族人自然优秀,我看不用十年功夫,此子成就必然不逊于大唐列为国公。”突利可汗开始赞美李易,期望可以降低李世民对自己的怨恨,说实话自己真的没有想过要攻击大唐,都是叔父非得拉着自己,自己才来的。
颉利可汗也误解了,以为这李易乃是李世民某位受宠的皇子,赶紧对着李世民拱手:“大唐后继有人,此乃大唐幼麟可喜可贺。”
‘叮铃’
“获得颉利可汗、突利可汗认可,奖励VIP抽奖两次,奖励汗血宝马一千匹。”
‘叮铃’
“高士廉、房玄龄、萧瑀、周范内心对宿主达到崇敬,获得抽奖机会四次,获得文房四宝一套,获得房谋杜断。”
大唐与突厥的冲突随着双方在渭水之上杀马为盟烟消云散。
突厥士兵们纷纷退去,颉利可汗、突利可汗丝毫没有怀疑过李世民的承诺,而李世民也果然在短短的时间内把长安的国库尽数搬空。
一车车的粮食和财物被送入了突厥的大营之内。
“叔父大唐不可小觑,他们有那么多的少年英杰,特别是那日在渭水之上的那个少年,李世民对咱们心无芥蒂难保他们这些小辈不在内心记恨咱们,他们早晚要掌握朝堂,到时候。。。。。。”突利可汗担忧的说。
“来人,为感谢大唐的资助,给大唐送去马三千匹,羊一万头,记得跟大唐皇帝觐见的时候要谦逊要充分地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并且要强调突厥和大唐永为兄弟盟邦。”颉利可汗立刻下令。
渭水之盟以后,李易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跟着护送李世民回长安的大唐军队里多了一支奇怪的部队。
这支军队奇怪在堂而皇之的打着只有皇室才能打的明黄旗帜,而且旗帜上还有一个李字和彩凤、青鸾的图案。
更加奇怪的是这只军队里居然有女人!!!自己曾经亲眼见到有一个女将军策马扬鞭在那支队伍里一闪而逝。
而大家对这支队伍的态度也非常有问题,玄甲军默默地隔在了这支队伍和李世民的禁军之间,要不是大家都是大唐的部队李易肯定会以为这样的部署,是因为害怕这支队伍会攻击李世民。
能够打这样旗帜的李易想破脑袋整个大唐只有一个人有此资格--河间郡王李孝恭。凌烟阁上第二功臣。
可也不对劲儿,这位河间郡王乃是李渊堂侄,李世民堂兄,在大唐立国的战争中功勋卓著,现在李世民继位,为了不莫名其妙掉了脑袋,这李孝恭可谓对李世民低眉顺耳,乖乖地交出了兵权,他哪有攻击李世民的胆子?
再走不远就要到长安城下了,那支队伍已经有准备自行离去的迹象。
一道圣旨下来了,李易被召唤到了李世民的营帐之内。
“外面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