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窃国者侯
一则消息,从燕国皇宫中传出。
大燕与云州结为攻守同盟,与此消息一同传出的,还有齐无恨的檄文。
燕国国都之中,可有着不少其他国家的使臣,包括周国。
此消息一传出,各方势力的使臣,立即用传讯玉简向着国内传递起了消息,一时之间燕国国都之上,传讯玉简所化的流光可谓是此起彼伏。
燕皇李渊看着空中的一道道流光,看向了身侧的九公主,问道:“小九,你觉得那小子真的能够打下周国的半壁江山吗?”
九公主微微一笑,看向了燕皇,朱唇轻启:“这就要看父皇的意愿了。”
“你这丫头。”燕皇呵呵一笑,正如齐无恨所言,一个混乱而分裂的周国,才符合他们大燕的利益,不然他为什么会和齐无恨结盟?
不就是被齐无恨说服了吗?
只是借一个名头而已,成了,他能够侵占周国数州之地。
不成,他大燕也不会损失什么,说不定还能得到周国齐王的投靠,怎么看都不亏。
“小九啊,你为什么会认为那小子想要扶持那对孤儿寡母上位呢?”燕皇有些好奇,这皇帝,谁不想坐上去啊?若是齐王坐稳了周国王位,那小子就是周国太子,那个时候,可不比这个齐王世子强多了?
“小九一开始也和父王一样,以为这位齐王世子想要让齐王登位,但是这片檄文给了小九一个思路。”
“如果齐王世子真的想要叛国连同其他八位诸侯一齐攻周的话,绝对不会写这样一篇檄文。别看这片檄文话里话外都说齐王忠良,骂周皇姬伏杀兄上位,但实际上,真正的忠良又岂会造反?”
“如果齐王世子真想造反的话,这片檄文绝对不会这么写。因为根本站不住脚,一但起兵造反,他们就成了不义之师。既然是忠良,为何要推翻姬氏?”
“小九细细想过之后,就问了父皇周国先皇有无子嗣,在知道周国先皇尚存孤儿寡母之后,小九就明白了齐王世子的计划,这片檄文,完全是给他下面的行动做了铺垫。”
“姬伏杀兄上位,齐王乃周国忠良,只会维护周国姬氏统治,而不会去选择推翻姬氏统治,所以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扶持周国先皇尚存的孤儿寡母上位,这样一来,他们就占据了大义!又有了不输于周皇的权力,再加上姬伏得位不正,这一篇檄文一出,定然不得民心。”
“只需要齐王登高一呼,剩下的八位由周国先皇赦封的诸侯,定然会响应齐王。届时一只造反的军队,就成了正义之师,而杀兄上位的姬伏,却成了杀兄上位,听信佞奸之臣谗言残害忠良的昏君。”
“周国先皇的那一对幸存的孤儿寡母,顶多只能算是傀儡罢了,没有任何依靠,只能够任由齐王摆布,齐王世子与周国先皇之女,一定会姻联。一但诞下子嗣,下一任周皇,定然是具有齐家血脉的子嗣。齐王府则会成为周国女帝的大力拥趸者。”
“齐王,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连恶名都不用沾染,就窃取了周国正统,这齐王世子当真是可怕!如此之深的谋划,很难相信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来的。”
九公主微微感慨,管中窥豹之下,她还真想见见,能够想出这样计谋的齐王世子,真乃当世人杰。
至于修为,这类人有无修为都不重要,他们的脑子,就能够抵千万军马。
有勇无谋,修为再高又如何?只要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只要心中尚存欲望,对于这种人来说,终究只是一枚可以利用的棋子罢了。
正如这一次,不管是燕国,还是周国的境内的诸侯,对于齐无恨来说,只不过是手中的棋子,任他摆布。
只可惜,计划虽好,但齐王世子还是想漏了一环,那就是利益。
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齐王世子此举就是损害他国利益,其他国家定然不会让其成功。
“燕皇眉头微皱,道:“若是姬伏杀了那对母女,这小子的算计岂不是会落空?”
九公主认真的说道:“这就是齐王世子的厉害之处了,这不是阴谋,是阳谋!就算姬伏看出来了又如何?他不敢,也不能杀!”
“一但杀了,岂不就是证明他做贼心虚?齐王世子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甚至不用联系其他八位诸侯,另外八位诸侯,也会看准时机,打着为先皇报仇的名号,立即起兵造反。”
“若不杀,终究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只能够加派人手,监视这对孤儿寡母,以免有人劫走她们,这样一来周皇也顾不上去立威,而是会选择镇压内部一些的声音。”
“只可惜,齐王世子的想法虽好,但他触动了其他国家的利益,他们不会让齐王世子成功,不过齐王世子年纪尚小,从未接触过政事,却能够想出这样扭转绝境的计策。也是可造之才,父皇大可以等齐王世子功败垂成之时,力排众议接纳齐王世子与齐王,稍作历练,定然会是父皇的左膀右臂。”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