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伞

今年平大郎做了不少水车。冬小麦收获时候,村民们聚到李土家田里看到了粮食产量,有之前没下定决心的人现在都买了水车。平大郎一家人既养了一些羊又造了十几个水车,除去成本,一年也挣了不少钱,家里人都换上了新衣服,吃食也都增添了花样,大家都能吃饱了。

李德謇在看过李土家冬麦的产量后也准备在自家庄子里这样做,等拿到确切数字就呈报给陛下。

李德謇也在平大郎那里定了几台水车。平家都很感激李土家给的机遇,现在就希望李土家出个读书人,做个官,这么多财产才能保住。士农工商,商人在古代地位还是比较低的,读书人受人尊敬。

现在李小花考虑的是折叠伞。现在的伞都是纸伞,主要是漂亮但不结实。李小花就想着在布上纺出精美的图案,然后用桐油浸泡。现在的布主要是麻布和丝绸,肯定不能用丝绸做伞,那就用麻布伞。

李小花教给平大郎弹簧设计和折叠伞设计原理就没管这个事情了。

李小花看自家店铺主食卖的比较少就想着卖点特别的。现在天气炎热最好吃凉面,可是凉面不好运输,那就做些方便面。把饼和调料包都做好,再分别用纸包好,平时放在密闭的木箱子里,只要不受潮能存放好久。调料一般就是盐和花椒磨细粉,还有可以在煮面时加入各种蔬菜或者肉,不用自己去和面擀面条。方便面是油炸好的,比较好吃。

还有一种就是把面条晒干的干面条,比较便宜。李小花让平大郎打出一台面条加工机,是手摇的,比人切出来的面条又匀称又快,李家院子里晒的都是这种干面条。有纯白面做的,有黑面做的,有纯白面加点高粱面做的,各种材料做出的面条价格也不一样。有些外地来的行脚商人来不及做饭就买这种干面条,实惠又省事。

李德謇来找李小花时,她正和李小草在试方便面的几种口味。李小花觉得现在又没有脱水机,蔬菜包不好做。也没有塑料包,给包装起来。那种桶装方便面吃起来最方便,可是这边也没有材料。她现在只能想想几种口味。她准备把辣椒推出来。做麻辣口味的比较带劲。

自家也能做酸菜,只是没有包装给他弄,除非用罐子装起来。李德謇看她们在吃,他也跟着吃了两包。他觉得这种面条非常好吃。让钱小月给他准备两箱方便面,一罐密封好的酸菜肉丝,还有一罐密封麻辣羊肉,还有一罐泡椒。吃面条的时候可以放进去,不过调料包就不用放了,没有配菜再放调料包。

李德謇看到李家铺子卖的折叠伞也很惊奇。这伞的画面有美人,有花鸟,有诗句,李德謇准备卖到长安。他每样那了二十个伞,因为用的料比较贵,一把伞两贯钱,比竹制的纸伞贵多了,但一把伞可以用很久,看着又高端大气上档次,长安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肯定会买的。

有一天下雨,李德謇就带着折叠伞去接李靖下朝了。走在宫门外面,大家都急着去找自家马车,突然之间也没有看见李德謇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就出现一把大伞,尉迟恭忍不住了“这是啥,让某瞅瞅”说着就把伞拿过来自己看看。李靖说道“我们还是先坐马车里,再给你看看吧”

三个人挤一个伞,可怜巴巴的走到李靖马车里,李德謇向尉迟恭展示了如何收伞,尉迟恭试了几次“某家的纸伞都不知道给某损坏了多少吧,某气得直接淋雨了,你这个东西不错经得起某折腾,送给某吧。”说着尉迟恭就打着这把伞走了。

这个宫门口走一遭,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折叠伞,尉迟宝林还特地买了一把美人伞送给他的红颜知己。美人高兴地当场就用起来了,这也是第一用遮阳伞的人啊……

很多人看出了遮阳挡雨的功能,都到李德謇这里买。他卖了三贯钱一个,大家还是趋之若鹜,供不应求啊。李德謇又派人去购买了不少。李世民知道后让李靖送给他几把伞,他要送给爱妃和子女遮阳……也不知道李德謇是亏钱了还是挣钱了……

长安城里流行了遮阳伞,关内道也流行起来,许多外地行脚商去购买。平大郎根本做不过来,他就把零件承包了。现在商洛县县城就有许多接零件的。主要是伞的横幅和伞面以及伞的铁杆还有把手,都有人做。平大郎主要做弹簧和内扣。直杆伞比教好做,它的横幅就不用折叠起来,用线定在伞面上就可以了。

县城有一户连家最近就是因为做伞挣钱的。老连氏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妪,她

的儿子上战场死了,留下了嗷嗷待哺的两个孩子,最大的孩子才八岁,最小的孩子刚断奶。儿子去战场前,儿媳妇怀孕的,她怕儿媳妇守不住,就对儿媳妇异常严厉。她一个老太太没有什么力气,眼睛也不好,全靠儿媳妇织布挣钱,其实心里也是心疼她的。儿媳妇也知道婆婆嘴硬心软,对婆婆多有忍让。现在孩子大了能吃了,但是家里进项没多,大人和孩子都瘦的皮包骨头,这次县里做伞,连家就织了很多伞面,用桐油浸好,一个伞面卖五十文,除去本钱,自家也能挣二十文,一天织两个伞面就够自家买好多粮食了。县城里有很多家做伞零件的,都是靠做这些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510678_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