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进退两难

“可恨!”
    “逆贼可杀!”
    “不可饶恕!”……
    在朱由校立即召集卢象升和孙传庭等人,把紧急军情公布之后,现场一片骂声。
    “陛下!”
    孙传庭沉思了一会,随即说道,“依臣看来,此事不必心急。”
    他胸有成竹,“卢九德现今,手下足有三万精锐,兵精粮足,既然已经围堵住了山海关,那些逆贼,九成是不会出兵开战的。”
    “他们也就是叫嚣得凶悍一点罢了,如果他们真的不怕死,下定决心投奴,就不会那么嚣张了。”
    “臣估计,他们目前只是在威胁朝廷而已,并不会马上撕破脸。”
    “就算是那祖大寿和王之臣狗急跳墙,在这短短的几天功夫,也做不了什么。”
    孙传庭思路清晰,给将士们分析了厉害关系,“何况,那些逆贼如果出城进行野战,卢九德也完全应付得来。”
    “当然,双方暂时不发生冲突,那就最好,卢九德只需要保持对峙局面,等我们的大军抵达山海关就行。”
    “就由着那些逆贼嚣张几天,问题不大。我们的大军一到,就没有他们什么事了。”
    也是,孙传庭分析得有条有理。
    众人纷纷的赞同孙传庭所说,心中的怒火暂时压抑了下来。
    不过,将行军速度提高一些,却是有必要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稍后,各个将领回转到自己的军团,大军开拔,速度明显要比昨日快上了三分。
    只要不出太大意外,五天内,赶到山海关没有问题。
    朱由校本来想一个人先行一步,去与卢九德会和,却被李定国他们劝阻了下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李定国拿朱由校曾经教育他们的话,来安慰起朱由校,让他哭笑不得。
    这么一打岔,他也冷静了下来。
    要得,由着那些逆贼和汉奸多活几天,也不算什么。
    如今的辽西走廊防线,王之臣为督师兼辽东巡抚,驻宁远。
    祖大寿驻扎锦州。
    实际上,这时的辽西走廊,包括山海关,大都已经被三屯总兵祖大寿所控制。
    在“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之后,祖大寿的地位迅速上升,祖氏满门都获封官职。
    祖大寿的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是上自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的各级军官。
    祖家一门分驻宁远、大凌河、锦州诸城。
    至于那历史上著名大汉奸吴三桂,今年才十五岁。
    他爹吴襄现在是一名团练总兵,抱上了祖大寿的大腿。
    祖大寿的祖家是世居辽西的有名望族。
    天启二年,吴襄奉旨调进京城,随即娶了祖大寿的妹妹为妻,于是,吴襄成为祖大寿的妹夫,吴三桂则是成了祖大寿的外甥。
    祖、吴两家的联姻,使吴襄、吴三桂父子找到了坚强的靠山,也使祖氏家族的势力更加壮大。
    吴三桂在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等的教诲和影响下,文武双全,现今称得上是一个少年英才。
    按照历史上的发展,他过两年就要去考武举人了,等考中武举后,从此跟随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开始他的军旅生涯。
    “呵呵!”
    朱由校暗自冷笑一声,“这些辽东、辽西的将门,今后就没有你们什么事了。”
    随后,也不再去想那么多,反正这些逆贼,也得意不了几天了。
    ……
    “王大人,你看……朝廷会不会答应我们的军饷要求?”
    祖大寿端坐在一张虎皮大椅上,对着自己左手边、在静坐沉思的巡抚大人王之臣说道。
    “老弟,现在我们不是考虑军饷的问题,而是要摸清皇帝的意思,才好做决定。”
    说真的,王之臣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他根本就不想去投奔鞑子,只是在京城巨变的消息传来之后,让他夜晚连觉都睡不好。
    虽然不知道京城巨变的详情,那突然性格大变的小皇帝,究竟杀了多少人,杀了谁?
    但是,所有进入京城的各方探子和细作,音信皆无倒是真的。
    其实,和南方一直有着紧密联系的王之臣,他知道,京城巨变的详情,连南方那些神通广大的大世家也是迷迷糊糊的。
    要怪就怪那小皇帝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
    真不知道小皇帝是如何才能够做到的。
    有一点可以肯定,京城的诸多官员,都音信皆无,十有八九都是被小皇帝杀了或是关押了起来。
    正是因为如此,南方的那些官绅和大世家,才对小皇帝死了心,下定决心扶持福王登基造反。
    还有,就是现在那皇帝的手笔太惊人了!
    大肆修建那么庞大和高规格的官道,还有那些官道两旁的新型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97_97956/450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