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千斤,亩产千斤。
这一份信息瞬间让所有人都脑袋荡击了,不管是真的觉得这东西好吃的,还是假觉得的,可这一刻他们脑袋之上都只冒出来一窜窜问号。
要知道,在古典农耕时代之中。
亩产能够到达两石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这还得是稻米,实际上小麦,和粟的产量远远到不了这么高,亩产也就只有两百斤左右。
撑死到达三百斤。
这还是汉斤,他们并不知道刘彻说的斤是后世之斤。
一户人家,起码要有着二十亩地才能够勉强填饱肚子,还得保证度过灾难。
甚至哪怕是这样,一旦遇上大的灾难也很难成果。
也因为这个原因,中原虽然庞大,可从春秋开始,不,从夏商周开始,整个华夏大地的人口就没有突破五千万这个门槛。
到如今也同样是如此。
可如今皇帝陛下竟然告诉他们,这一种粮食竟然能够亩产千斤。
这是什么概念。
一旦真的可以做,整个大汉的粮食问题能够彻底被解决。
可这怎么可能。
可很显然,刘彻压根没有让他们多想。
而是直接带着他们前去了农田。
在大汉,皇帝是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汉文帝时期就曾经和皇后在每年春du耕来临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出重视农业信号,给百姓做出榜样。
刘彻自然也有着自己的农田,事实上在半年前他就已经开始种植了起来。
甚至为了可信度,他中途又朝着崇祯购买了一些土豆,保证了足够种植一亩地的所在。
一名名的大臣来到了农田。
看着农田之中,完全陌生的两种的植物,一个个内心还是难以置信。
可刘彻却是直接开始吩咐进行开挖了。
半年的时间过去,红薯还差点时间,土豆却已经全部成熟了。
直接可以开挖了。
在一个个目光注视之中。
一名名的宦官开始迅速开挖起来。
称重报数,开始了进行起来。
甚至为了效果,刘彻连周围的百姓都已经被招呼了过来。
“陛下,三十斤……”
“七十五斤。”
“一百三十七斤。”
“三百二十斤。”
宦官们已是气喘吁吁起来,他们进行着称量,哪怕是他们呼吸都不敢大声起来了,额头一层层的汗水渗透出来。
而众人眼前开始叠放着满满当当的土豆。
周围无论是文武大臣,还是百姓,一个个双眸在这一瞬间完全瞪大了起来。
此时有大臣发现自己的手都在这一刻出现了颤抖。
看着周围的反应,刘彻嘴角不由带上了一抹弧度。
这就是他想要看到的。
最终亩产的重量定格在了两千三百斤,这倒不是崇祯的土豆有多好,而是汉斤和后世的斤有些不同,汉斤只有后世的三分之二左右,自然亩产感觉就高一些了。
目前两千斤也就是后世一千多斤,后世谁中土豆就中一千多斤亩产出来可能会被人骂败家子,然而在这个时代却是难以想象的。
消息几乎犹如风一般的飞跑。
瞬间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甚至以长安城为中心朝着四面八方扩散了开去。
皇帝获得天降神物,神物为一种粮食,可以亩产两千斤。
大汉虽然经历了文景之治,极为的富足,可任何时代粮食都是重中之重,事实上到达汉武帝时期,大汉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贫富差距拉大,豪强把控地方。
粮食终究还是缺的。
如今这一消息瞬间震动了整个大汉。
而刘彻也因为这个名声开始越来越大。
同时他下一步的动作来了,亲近儒家,亦如历史之上的他一样。
可这一种亲近只是表象而已。
然而哪怕是表象,儒家也几乎瞬间靠拢过来了,开始跟他迅速鼓吹。
一时间刘彻犹如圣皇降世,天命之子。
仅仅一个月,当他再度插手政务之时,已经完全没有抵抗了。
哪怕是窦太后家族,也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而刘彻也借此迅速推广土豆与红薯,将土豆与红薯种植之法,以及种子分撒天下,以天下百姓共享神恩。
这一举动瞬间让天下歌功颂德之人再度增加。
当历史时空的武帝和如今的刘彻融合,并且拥有了位面高校的见识之后,这一位展现出来的手段是超乎想象的。
九个月。
包括沉默了六个月,刘彻仅仅花费了九个月就完成了彻底逆袭,而且不是历史时空之中的那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