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三年过去,朝歌大变,臣民修为上涨,全都隐隐约约有了大进步!而帝辛更是突飞猛进,肉身和修也全都是大罗金仙,可以说不借助气运秘法,自己也能和准圣初阶一战了。
此时的帝辛却是正在忙碌的指挥着众人布阵为即将来临的科举考试做准备。
可以说这是帝辛改革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帝辛重视万分,同时也是检测这套制度方案可行还是不可行之处!
因此帝辛自从得到了三皇的阵、丹、器、就命令凡是精通一样的都可在朝歌为官,于是朝歌城中涌现出大批人才,帝辛还专门设置三大机构!
“阵道殿由杜元铣为殿主、丹道殿、器道殿三殿,就是为了培养这方面人才!”果然,这些没令帝辛失望!
静候七月八,先是文考!
文举考试分为三项内容“治国策略、浩然之气比拼、殿试面人皇!”
这三项,最后由王上亲自考察,检测,之后由王上命名谁为第一……
接着紧张的考试氛围不禁让一些考生有些紧张万分,重兵看守,阵法遍布,可以说想要作弊抄袭完全不存在。
另外还有不知道多少大臣在看着考试,他们想作弊,简直不要命了!
就这样一声钟声响起,见那监官大喊“所有考生有序进场,保持安静,静等考试开始!!”
接着考生拿着自己的准考证,不过是由玉制作而成,上面刻有编号,依次进入自己的个人考场。
考场便是帝辛让阵道殿的人布置的“空元阵!”可以把空间切割成无数个小空间,并且隔绝神识、法力、传音等等……
就算是大罗金仙再在次阵也难有动作!
可见帝辛对这次科举考试的慎重!
就这样一群考生有序进入了自己的考场,等待着考官送来卷子,期待着能在考取功名,金榜题名!!
虽然没有十年寒窗那么久,但却比十年寒窗还要紧张!
成为大商官员已经成为每个人心底的向往和期待,为王上效力成了他们的毕生追求!!
就这样第一场大考来了,也被称为笔试!
所有考生都认真的看着卷子沉默不语,好似都在思考该如何作答。
卷子上共出了五道题皆是论述以及自己的看法,包括治国、战乱、仙武文、……
“关于朝歌中的一些治国策略!”
“关于大商与西岐的计策以及看法”
…………
此时一众大臣正在全身关注的认真观察者一群考生,当然坐在王位上的帝辛、以及儒道创始人孔丘、邵辰也都在看着呢!
仿佛间孔丘似发现什么,有趣的不禁笑了笑,但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此时却只有一名叫孟轲的考生沉吟着,迟迟不肯动笔,这不禁让在座的大臣感到疑惑,只见距离考试还有一个时辰的时候,孟轲开始下笔了,迅捷无比,下笔风雷,不断哗哗的在卷子上写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治大国若烹小鲜,百姓与之,与民同乐。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谓之大治!”
接着孟轲沉思一会又写到“杀无道之者,西岐不尊王道,不尊天下百姓之安宁当杀之!齐身修养,在政在民也在君,故人王也,苦其心志,厉兵栗马,为国为民,一心谋政者,圣君!可比三皇胜过五帝……”
很快那名叫孟轲的年轻儒生便写完了,而孔丘也在一直观察者孟轲,以及另外两个年轻儒生,仿佛是心有打算。
邵辰却也在无疑中看到了“孟轲、荀况、颜回……”邵辰便知道了,时间空间是完全被打乱了。
就这样很快文考第一场就结束了,一众考生也都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准备明天的浩然真气大比拼!
而官员则是迅速把卷子密封整理,时刻都会派遣高手监视,想做一点手脚都是难上加难!
就这样商容开始组织内阁成员阅卷,三人阅一张,绝对公平,绝对严格!
邵辰看到了不禁啧啧几声“比自己前世在地球还要严格呢!!”
“嗯!这个卷子不错深合老夫口味”
一道暴躁声音“放屁!你那是偏心,我看你这老东西不定收了多少好东西!”
又有一个官员说了“好了,好了,你俩都消停会,赶紧把卷子看完,还要向王上交差呢!”
两人的暴躁声音响起“废话,老夫还不知道吗!”
就这样一众官员争执不断的把数万道卷子看完了,最后一众觉得孟轲的文章最好,特别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比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而其体肤,空乏其身”深受几位大臣的喜爱,最后一致认为,孟轲为笔试第一。
荀况为第二,颜回为第三。
就这样直接把前一百名排出来了,里面有达官贵族也有平民百姓,全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