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铸造铜币一事,诸位就不必再言。朕已秘密命人铸造铜币一亿,足够置换我朝歌直属范围内所有铜币。”
见到众大臣没有异义,李子受又下令,将会在每座城内都成立钱庄,专门负责置换事宜,限时一年,一年以后旧币将不再允许在商朝直属地域流通。
至于一年以后,这些钱庄并不会被取缔,而是转做借款和存款的生意。这一点李子受已经计划周详,经过一年的时间,相信能够建立起群众对钱庄的信任。
“上大夫杨任,朕命你全权负责新币发行,你可有意义?”李子受道。
杨任出列道:“陛下,我大商以商贸强国,常有人说南北往来钱币运输不便,不若称此发行新币之机,制造一批大额铜币,以减少商贾成本。”
“爱卿所言极是,不过朕已经命人制造了一批银币,会同时发行,一枚银币可兑换千枚铜币。”说完,李子受又命人抬出一箱金币给众臣分发。
看着手里闪闪发光的银币,众臣不仅眼睛火热。不仅感叹:“这小小一枚银币就值得钱币千钱!”
众臣都对银币爱不释手,李子受不仅内心一笑,说道:“诸位,无论金币和银币,每一枚都有独一无二的序号。
诸位爱卿既然在朝中,自然是近水楼台新得月,如若那位想要对应的编号,可以用双倍的价钱在两天内向杨爱卿购买,先到先得。”
早朝完毕,一众朝臣都围堵在杨任家中,到了夜间三更才散去。这一天杨任总共收到旧币近百万,全部是来兑换了新币的。有的选择了自己的生辰,有的选择兑换了一些吉利的数字。
杨任并没有当时分发对应的钱币,而是将这些人需要的号码记下,毕竟这个工程量还是很大的。
第二日,还是昨天那群人,又围到杨任家,兑换了新币近百万。当然这次他们是替朝歌城中的一些富庶之家跑腿的。
作为穿越者,李子受自然知道,如果直接发行一些新币,必然会引发通货膨胀。
所以李子受之不怕麻烦,推出了新币和置换策略,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这些有钱人把钱吐出一部分。
经过这次新币发行,李子受成功的收拢了近百万的钱币,修筑灵台的准备工作正式拉开。
龙德殿中,李子受与内阁的六位大臣开始商议新的官员改革制度。
除去天下800路诸侯不论,商朝的核心官员按照级别排序,分别是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这些官员管理者商朝直属的两百多万人口。
看起来官员数量不多,似乎还不够用,但实际上这些官员背后都是家族势力,每个官员都养着一群家臣替他们向下行使权利。
同时商朝使用的世卿世禄制度,只要没有特别的原因,每个职位都由家族自己的人接任,说的更直接一点,也就是所谓的接班制度。
而朝中官员职责划分不明确,是商朝的一大弊病。遇到有利可图就争权夺利,遇到承担责任就相互推诿。
如今李子受刚刚带领军队北伐成功,无论是在军队中,还是在朝臣心中,都树立起了绝对的权威。
加上黄飞虎在孟津驻守未回,几位内阁大臣更是对李子受不敢多言,最后只得同意了新的三公九卿职权划分。
首先是三公:
太尉:由黄飞虎担任,总领全国军马。
丞相:由商容担任,下辖九卿。
御史:由箕子担任,负责九卿以下官员考核升迁
然后是九卿: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祭祀,由子启担任。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有殷破败担任。
卫尉:掌管都城朝歌警卫,由晁田担任。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由雷开担任。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由比干担任。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由孙寅担任。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子衍担任。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由杨任担任。
少府:掌管商业以及皇室供应,由杨修担任。
其中殷破败、雷开、晁田、杨修四人则是首次进入权利核心,另外8人则早就危局高位。朝中大臣虽然腹诽大王任人唯亲,但也无可奈何。
至于之前组建的内阁,则继续保留,因为李子受实在是不愿意亲自处理朝堂上这些琐事。
另外对于内阁,是天子智囊,又是新成立的机构,李子受特别提出了内阁成员只能有自己指定,这样就可以为日后继续提拔非贵族势力提供一个渠道。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