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提议不错,臣等附议!”
“臣附议!”
······
何进这一提议,罕见没有遭到朝廷上另外几大影响较大的利益集团反对,因而站在何进这一派的官员,纷纷出来附议。
倒是真有几个深有远见的殿臣,奈何他们影响不足,人微言轻,加上对朝廷的失望,到嘴边的担忧,又吞了回去。
何太后见一众老一辈大臣都没有反对,和对何进的信任,也就深以为然,觉得她哥哥这个建议,足以解决昨日那等威胁。
继而追问道:“既然尔等都无异议,那么就依大将军所言。只是,不知众位大臣,引荐哪支外军较好呢?”
何进等的就是这句话,事实上早在一月之前,先皇陛下刚刚升天期间,为了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之中,夺取更有利的话语权,他已经向当时还是西凉太守的董卓,以他大汉朝大将军的印章,发出了密诏。
奈何随后爆发黄巾之乱,都还来不及动身的董卓军队,又‘不得已’投身到讨伐黄巾大军之中去。
如今,黄巾之乱已经平息,还剩下几只阿猫阿狗在苟延残喘,便是各地州府私兵,都足以解决余下的余孽,自然不缺他董卓这一只军队。
加之,这一个月来,前方战场之上,时常传来董卓大军屡立战功的消息,更是令太后喜悦,群臣赞叹。
一时之间,董卓的西凉军队,成为了朝廷谈论最多的对象。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再由我何进,替他在大殿之上,众臣之间,美言几句,还不令他董卓这个武夫感涕淋漓,对自己死忠。
同时也威震一下朝廷上这些老臣,让他们睁大眼睛看清楚了,如今的大汉,乃是我们何家的天下。
何进内心美滋滋的意淫着······
“启禀太后,本将军倒是有一心中人选。”何进。
“哦,速速说来。”既然是何进所谏,先不管是谁,何太后都放一百个心了。今天他这个哥哥,可谓是真给她张脸了。
若不是他已经坐上大将军这个一等大臣的头衔,何太后都想给他加官进爵。
“此人乃西凉太守董卓,本将军所推荐的,正是他的西凉军队。”
听完何进说完,群臣开始议论纷纷。
“嗯,大将军所推荐之人确实不错,这董卓也是出身西凉名门世家,虽然家道中落,但是董卓确实有才,凭借一身勇武,和知人善任,竟然生生走到今天这一步······”
“不错,关键这次黄巾之乱,他西凉军队所立战功,甚至超过皇莆嵩,卢植,朱儁所率领的朝廷大军,简直不可思议。”
“看来大将军也看好这位董大人啊!”
······
迎合者有之,担忧者,亦有!
“董卓之名,的确不凡。可就怕万一此人有狼子野心······请军容易,送佛就难了。”
“刘兄,慎言啊!”
“省的,省的,多谢愚兄好意。我也只是杞人忧天罢了,那等情况,想来是不会发生的。”
······
“诸君以为如何?”何太后清冷的问道。
众臣相互对视了一眼,默契般的答道:“臣等附议!”
“好!”何太后见大部分大臣都附议,只有少数些还在疑虑,也没有反对的声音,那么气势一震,转头看向了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刘辩,问道:“我儿可同意满朝大臣的提议?”
神游天外的刘辩被何太后这一声问话给吓了一跳,急忙颤颤巍巍的答道:“同意,同意,母后认为可行,儿······朕都同意。”
何太后嫣然一笑,她越来越喜欢这种权势滔天的生活了。
“既如此,内务府即刻颁布圣旨,八百里加急,送至西凉太守董卓手中,不得有误。”
“众位大臣可还有事?”
何太后扫了一眼众人,见没人上前谏言,遂直接站了起来,拉着刘辩,离开了这里。
之后有太监尖锐的嗓音响起:“退朝!”
群臣走出金銮殿,有等候在殿外的太监,将大将军何进给引走了。
又回到西宫,上了个早朝回来的何太后,仿佛又找回了自信。
何进随后走进这里,看见何太后脸色不错,感激道:“多谢妹妹在朝廷之上替我解围。”
坐着的何太后瞥了一眼何进,发现他今天顺眼挺多,回礼道:“你也不错,帮我解决了不少难题。来人,给大将军上茶。”
“不知道妹妹叫我前来,所谓何事?”端起茶杯,何进对着茶杯吹了一口气,抬头看向何太后。
“哎,还能有什么事,也就是昨日那群肆无忌惮的武夫,才能够令哀家如此恼火。”想到昨日的事情,何太后就气不过,恨得咬牙切齿。
“此事不是已经在朝堂之上得到解决了吗,妹妹还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