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九月,淞沪会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守军依托街垒和楼房,与日军展开残酷的巷战,寸土必争,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战局陷入胶着。
这种大规模的消耗战,对日军的后勤补给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日军在虹口公园附近紧急设立了一个大型前线物资转运中心,负责接收从海上和后方运来的弹药、食品、药品,再分发到各个前线部队。这个转运中心,成了维系日军进攻的命脉所在。
吴默通过“牧笛”提供的紧急渠道,获得了这个转运中心的详细位置、布防图和守卫换岗时间。情报还附带了一条重要信息:由于“骷髅队”近期将主要精力用于城内搜捕,该中心的安保力量有所削弱,主要由一支二线守备队负责。
机会!
吴默眼中寒光一闪。袭击这个转运中心,不仅能沉重打击日军前线攻势,更能将“骷髅队”的注意力从城内搜捕强行拉回到正面战场,一举两得!
但这次行动风险极高。转运中心位于日军控制区腹地,戒备再弱也比普通目标森严。而且,这很可能是一个双重陷阱——岛田信一那个老狐狸,会不会故意泄露这个“弱点”,引诱他上钩?
吴默仔细研究了情报和地图。转运中心毗邻一条名为“苏州河”的支流(非主要苏州河),河水连通黄浦江。这是他可以利用的关键!
他制定了一个极其大胆的计划:声东击西,水路奇袭!
第一步:制造混乱。他通过匿名渠道,向军统行动队“泄露”了一个假情报:日军一支高级军官视察团将于明晚途经转运中心附近的一条公路。以军统的风格,必然会组织袭击。这场袭击,将完美地成为吴默行动的“开场锣鼓”。
第二步:水路渗透。他准备再次利用水下能力。他搞到了一套更专业的潜水装备(从黑市购买),并利用“内息术”和空间能力,计划从连接黄浦江的支流潜泳至转运中心下游,然后利用夜色和河岸的杂草丛作为掩护,接近目标。
第三步:中心开花。他的目标不是摧毁整个中心(那需要大量炸药),而是制造最大的混乱和象征性打击。他准备利用空间能力,直接“收取”转运中心核心区域堆放的最关键的物资——例如炮弹引信、无线电电池、野战急救包等体积不大但至关重要的物品,让日军前线部队陷入“有炮无弹”、“有枪无讯”、“有伤无药”的窘境。同时,安放延时炸药,重点爆破油料堆放点。
第四步:借势撤离。利用军统制造的袭击引发的混乱,以及爆破造成的恐慌,从水路迅速撤离。
这是一个将潜入、盗窃、爆破、心理战结合于一体的复杂行动,对时机把握要求极高。
行动当晚,月黑风高。一切按计划进行。
军统果然中计,在预定时间对那条公路发动了猛烈袭击,枪声爆炸声震天,成功吸引了转运中心大部分守卫的注意力。
吴默如同水鬼般,从下游悄然潜至转运中心河岸。他避开探照灯,利用“万能钥匙”打开一处铁丝网的锁,潜入内部。凭借精确的情报,他躲过巡逻队,顺利抵达核心堆放区。
眼前景象让他心惊:堆积如山的木箱,标记着弹药、食品、医疗物资。他如同幽灵般穿梭其间,双手连拍——
收!收!收!
一箱箱关键的炮弹引信、成堆的电池、整包的急救用品瞬间消失,进入他100m3的广阔空间!这种“凭空蒸发”比爆炸更令人恐惧。
随后,他在油料桶堆附近安放了高能定时炸弹,设定为二十分钟后引爆。
完成一切,他迅速原路返回,潜入河中。
就在他消失在水面不久——
“轰隆!!!!!!”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从转运中心响起!油料被引爆,冲天的大火瞬间吞没了大半个场地,映红了夜空!火光引燃了附近的弹药,引发了二次殉爆,整个转运中心陷入一片火海!
“敌袭!救火!”
“弹药库要炸了!快跑!”
日军守备队彻底乱套!救火、抢救物资、躲避爆炸……乱成一团。
而此时,吴默早已顺流而下,在数里外的一处荒芜河滩上岸,换好衣服,消失在夜色中。
后果是灾难性的。前线日军突然发现炮弹哑火、电台失灵、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攻势严重受挫。而转运中心被毁,补给线陷入瘫痪。
更让岛田信一吐血的是,他确实在转运中心附近布置了陷阱,但吴默根本就没走陆路!他精心布置的伏兵眼睁睁看着中心爆炸,却连“孤影”的影子都没看到!所有的监控、所有的分析,再次成了笑话!
“八嘎呀路!”岛田在指挥部里暴怒地掀翻了桌子,“水路!他居然又是从水路!这个幽灵!他到底是不是人?!”
这一次,吴默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军后勤,更用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羞辱了不可一世的“骷髅队”。他用行动宣告:在真正的实力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