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雾深处,一滴墨珠碎裂的瞬间,洞天之内便已知晓。
那缕破碎的液体并未消散,而是化作细丝般的气息,顺着锁链纹路回流,最终汇入洞天核心。一道盘坐的身影微微睁眼,眸光不带情绪,却似能穿透万古虚空,直抵紫霄宫所在的方向。
他感受到了。
那一剑虽崩,但残余的紫气并未彻底逸散,反而有部分渗入黑雾,缠绕在八道锁链之间,如同细小的藤蔓试图扎根。寻常防御阵法或许会将其排斥或焚毁,可这并非清玄所求。
他抬手,掌心向上,八道锁的虚影在识海中浮现,每一根都清晰可见其内部流动的痕迹。那些灰白斑驳之处,正是天道紫气残留的印记。旁人视之为污染,他却只当是馈赠。
混沌之道,本就不分敌我,无序之中自有其序。外来的法则之力,只要尚未崩解,便可被重塑、吞纳,成为己身一部分。
清玄闭目,体内气息缓缓流转,如潮汐起落。他的存在本身便是混沌元灵的凝结,无需言语,无需动作,仅凭意志便能引导这片天地最原始的力量。黑雾开始向内收缩,不再是随意翻涌,而是沿着某种隐秘轨迹循环运转,将残存的紫气一点点剥离、包裹,再送入锁链深处。
灰痕渐深,转为漆黑,继而融入锁体,化作新的脉络。原本停滞进化的八道锁,此刻表面浮现出前所未有的纹路,层层叠叠,像是远古铭文在苏醒。每一道锁都在轻微震颤,仿佛吸收了养分的活物,在寂静中悄然蜕变。
但这还不够。
八道锁已是旧有结构的极限,若想真正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突破原有格局。他需要更多——十二道全新的锁链,构成外环,与内八道形成双层大阵,一主守,一主噬。
清玄双手缓缓抬起,十指交错,结出一道从未现世的印法。随着手势变化,洞天深处传来低沉的嗡鸣,那是埋藏在地脉中的原始混沌之气被唤醒的征兆。这股气息不同于外界弥漫的黑雾,它更为凝实,更为古老,乃是开天之前便封存于此的本源精粹。
气流自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在他身前凝聚成团,压缩再压缩,直至化作十二枚拳头大小的黑色光团。每一团都静静悬浮,表面隐约有符文流转,却不发出任何光芒,反倒吞噬周围的光线,宛如十二个微缩的黑洞。
这是“锁之意志”的雏形。
非实体,非物质,而是规则的种子。一旦植入虚空,便可自行生长,衍生成真正的混沌锁链。
清玄眼神不变,口中轻吐一字:“启。”
十二光团骤然破空而出,划出笔直轨迹,射向洞天之外的虚空。它们并未随意分布,而是精准落在早已推演好的方位,围绕着原有的八道锁,形成更大的星轨圆环。当最后一枚光团归位,整个空间猛然一滞。
紧接着,异象顿生。
二十里高空之上,云层无声塌陷,形成一个巨大的圆形缺口,边缘整齐如刀切。大地随之震动,裂纹自洞天为中心向外蔓延百里,又在刹那间愈合,仿佛这片土地也在顺应某种至高禁制的诞生。
十二道全新的锁链从虚空中缓缓浮现,通体漆黑,不见一丝反光,表面铭刻着比先前更加古老的符号。那些文字不属于洪荒现存的任何体系,更像是盘古未开、天地未分时便存在的混沌原语。它们静静悬停,与内圈八道锁遥相呼应,彼此共鸣,频率逐渐同步。
八加十二,共成二十。
内外双环,已然成型。
内环八道,依旧守护洞天本体,坚不可摧;外环十二道,则如捕食之网,主动感知外界一切法则波动。一旦有外来力量侵入,不仅会被阻挡,更会被锁链吸收、转化,反哺整个阵法。
阵成刹那,西方天地为之沉寂。
风止,云凝,连时间的流动都仿佛变得迟缓。黑雾不再散乱,而是以锁阵为核心,缓缓旋转,形成一道肉眼可见的螺旋气流,如同天地之眼睁开,俯视众生。
清玄端坐不动,双目微阖。
他已无需再看。整个洞天的一切变化,皆在他感知之中。二十道锁链如同他延伸出的神经,每一道都在呼吸,都在吞吐天地间的秩序与混乱。
而在紫霄宫方向,那缕曾被封入玉瓶的灰浊紫气,忽然剧烈震颤了一下。玉瓶未裂,但瓶身表面竟浮现出一道极细的裂纹,随即迅速蔓延,最终“啪”地一声碎裂开来。
紫气逸出,还未升腾半尺,就被无形之力牵引,化作一道细流,穿过千里虚空,直奔西方洞天而去。它没有抵抗,也不曾消散,就像被某种更高层次的存在召唤,主动投入了那片黑雾之中。
清玄嘴角微动,似有一丝极淡的笑意掠过,但转瞬即逝。
他知道,鸿钧不会就此罢手。
这一击虽败,却为他送来了更进一步的契机。天道之力越是强横,越能催生混沌的进化。每一次进攻,都是对锁阵的淬炼;每一次试探,都在加固他的壁垒。
他伸手轻抚膝前一方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