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成批拍卖?

相比之下,张老拍下那幅崔白的兔子图就困难了不少,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最后以两百三十多万的价格拿下。

实话实说,这价格,算是偏高的了。这结果,大家都可以预见,在拍卖会上的宝物,怎么可能会便宜?

尽管如此,张老还是很高兴,显然是真正喜爱那幅画。

“下面,拍卖一组宝物,一共十件,大家先看一下。”拍卖师开口。

楚河等人吃惊,大家都没有想到这种情况。显然,是因为宝物太多,不可能一件件地来,对一些不起眼的文玩,干脆成批拍卖。

这回,大家打起精神,感觉到了有漏可捡。

毕竟这种跟批发一样的拍卖,价格上应该会低一点,所以还是有利可图的。

“呵呵!有趣!有趣!”张老捋了捋自己的胡子,颇有兴致地说道。

当宝物摆上展台,大家发现是十件文房宝物,有镇纸、毛笔、墨锭和砚台等等,看那货色,算不上顶级货,但也不差,像那方镇纸,价值应该在十万以上。

楚河也用鉴宝面板扫了一下,十件文房宝物的信息全部掌握。

他发现,有这个金手指简直不让其他鉴定师活,完全就是无解的,太方便了。

“OK!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那么,竞拍开始,起拍价一百万。”拍卖师让大家看了十分钟左右。

他话音刚落,立即就有人喊价,竞争不小嘛!

“一百一十万!”

“一百二十万!”

“一百二十五万!”

……

苏雅琪偷偷观察了楚河一会,发现从来到这里开始,这个男人就好像没有对什么动心过,难道就没有看上的宝物?

她根本不知道,没有太大利润空间的物品,楚河是不会竞争的。

楚河没有收藏的癖好,而且暂时都是以赚钱为目的,所以利润空间不够大的话,他不会出手,要好好利用自己有限的资金。

甚至,比较难出手的物品,他都不打算要。那种很难找买家的东西,弄到手并不划算。

“楚哥,没有看上的吗?”苏雅琪还是忍不住心中的疑问。

楚河听了,微微一愣,转头看向苏雅琪,见她满脸的疑惑,忍不住失笑:“不急!暂时没发现自己特别心动的东西。

而且,这一组文房宝物,起拍价就一百万,竞争下来,没有两百万以上,估计很难拿到。那么,利润空间就很小,没有必要竞争。”

果然,他说完才十多秒钟,价格已经突破了两百万。

当喊到两百五十万的时候,楚河感觉彻底没意思了。这个价格,差不多就是市场价,毕竟那些文房宝物都算不上精品。

一直到三百万,终于停了下来。

大家还以为,这种成批拍卖的宝物,可能还有利可图,没想到还是高于市场价,,让不少人失望。

“已经没有可赚了?”苏雅琪见德叔他们直摇头,就猜测可能价格太高了。

楚河点头:“超过两百五十万的时候,就已经没有赚头了。后面继续竞争的人,不是等升值,就是真的喜欢。”

接下来,又是一组宝物,那是十幅墨宝,其中一幅是明朝的,八幅清朝的,以及一幅民国时期的。

名气最大的,无疑就是清朝王铎的那幅字。

王铎的书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献之为主,此外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有“神笔王铎“的称号,与董其昌齐名。

“啧啧!这种墨宝也成批来拍卖?拍卖行故意的吧?”张老吐槽道。

在他看来,仅仅是那幅王铎的书法作品,就足以被其他拍卖行当成压轴品拍卖,不可能加上几幅其他作品,一起成批拍出去,这无疑会影响到那幅墨宝的拍卖价值。

德叔也微微点头,赞成老张的说法,感觉这个拍卖行不够负责。

“我猜,或许在场就有他们拍卖行的人,准备捡漏呢!”德叔说道。

故意这么安排,不仅给现场其他竞拍者方便,也给自己获利的可能性,除了主人家,对大家都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这种做法实在是很冒险,要是传了出去,对他们拍卖行的声誉无疑是一个威胁,以后谁还敢找他们拍卖行办这种业务?

“呵呵!利润冲昏了头。”张老嗤之以鼻。

大家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幅王铎的墨宝上面,议论纷纷起来。

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其书法在RB、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RB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RB,曾轰动一时,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

毫无夸张地说,在RB,王铎的书法比王羲之还要牛逼。

“它应该是清朝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31xiaoshuo.org/152/152451/56400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