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体
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实权由总理掌握。国家的总统及副总统任期5年,由一个特设的选举机构间接选举产生。总统职位因去世、辞职或罢免等原因而出缺,印度宪法第65条规定由副总统代行总统职务。当新总统被选出及就职后,副总统恢复原有职务。总统如果因疾病或其它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由副总统暂时代理总统职能直至总统返回办公。[1]
行政权力由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即印度的内阁)行使。议会多数党向总统提名总理人选,由总统任命总理。然后再由总理向总统提名副总理及其他内阁成员。
印度国务院设国务卿一名、国务委员若干名。不设副国务卿。
宪法
印度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规定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
议会
联邦议会由总统和两院组成。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由议会两院及各邦议会当选议员组成选举团选出,任期五年,依照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职权。现任总统德劳帕迪·穆尔穆(女)(Droupadi?Murmu),2022年7月25日就任。两院包括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联邦院共250席,包括由总统指定的12名具有专门学识或实际经验的议员和不超过238名各邦及中央直辖区的代表组成,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1/3。联邦院每年召开4次会议。宪法规定副总统为法定的联邦院主席。贾格迪普·丹卡尔(Jagdeep?Dhankhar)于2022年8月6日当选联邦院主席,8月11日就职。人民院为国家主要立法机构,其主要职能为:制定法律和修改宪法;控制和调整联邦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对联邦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并有权弹劾总统。人民院共543个议席,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5年举行一次大选。2024年选举产生的第18届人民院中赢得席位较多的政党有印人党(获240席)、国大党(获99席)、社会党(获37席)、草根国大党(获29席)、德拉维达进步联盟(获22席)、泰卢固之乡党(获16席)、人民党(联合派)(获12席)。2024年6月26日,印度举行第18届人民院议长选举,印人党议员、上届人民院议长奥姆·博拉再度当选议长。[1]
政府
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是最高行政机关。总理由总统任命人民院多数党的议会党团领袖担任,部长会议还包括内阁部长、国务部长。总理和内阁部长组成的内阁是决策机构,其中内阁部长共28人。
独立主持部务的国务部长5人:统计和项目执行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计划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拉奥·英德吉特·辛格(Rao?Inderjit?Singh),科技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地球科学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吉坦德拉·辛格(Jitendra?Singh),司法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阿琼·拉姆·梅格瓦尔(Arjun?Ram?Meghwal),传统医学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贾达夫·普拉塔普拉奥·甘帕特拉奥(JadhavPratapraoGanpatrao),技能发展和创业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贾扬特·乔达里(JayantChaudhary)。
司法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权力机关,有权解释宪法、审理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等。各邦设有高等法院,县设有县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委任。现任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为达南贾亚·钱德拉楚德(Dhananjaya?Y.Chandrachud)。总检察长由政府任命,其主要职责是就执法事项向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完成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权,对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现任总检察长为文卡塔拉马尼(R.Venkataramani),2022年10月上任。[61]
2018年9月27日,印度最高法院宣布废除刑法第497条涉及“通奸罪”的相关内容,标志着这条沿用158年的陈年律法正式成为历史。[3]
政党
政党
介绍
印度人民党(BharatiyaJanataParty)
1980年4月成立,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自称现有1.1亿党员,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势力和城镇中小商人利益,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和教派主义色彩。1996年首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短暂执政。1998年至2004年两度执政。2014年再次赢得人民院过半议席,成为第一大党,在中央单独执政。在2019年人民院选举中席位进一步增加。2024年人民院选举中获得席位有所减少且未过半,但仍为人民院第一大党。现任主席贾格特·普拉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