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族是南亚次大陆古老民族之一。孟加拉地区的最早居民是亚澳人。尔后又使用藏缅语族的蒙古种人从东北部进来,再后又与达罗毗荼人混血的雅利安人迁入。这几部分人经过长期融合,逐渐形成如今的孟加拉人。孟加拉地区人民早期多信奉佛教、印度教。
印度古代梵语史诗《摩诃婆罗多》梵语文献往世书都曾提名文加或孟加三角洲王。公元前4世纪成为印度孔雀王朝的领土,佛教开始传入孟加拉。公元4世纪,孟加拉成为笈多王朝的领土。
9世纪,已有统一的封建国家。12世纪末,成为德里苏丹国领土。
13世纪,受外来影响改信伊斯兰教,1338年,建立了孟加拉苏丹国,定都于达卡。
16世纪,孟加拉地区已发展成次大陆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地区。
18世纪中叶,孟加拉地区成为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中心。
19世纪后半叶,孟加拉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1904年,孟加拉地区曾被英国殖民政府分割成东西两部,后来复合。
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地区被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归印度,东部归巴基斯坦。
1971年3月,东巴宣布独立。
1972年1月,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4]
2022年10月11日,当选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新成员,于2023年1月1日就任。[5]
2023年2月13日消息,孟加拉国选举委员会13日发布公告,宣布由执政党人民联盟提名的穆罕默德·谢哈布丁当选孟加拉国新任总统。[7]
2023年6月19日,孟加拉国总理办公室表示,孟加拉国已正式申请加入金砖国家。[8]
当地时间2024年8月5日下午,孟加拉国陆军参谋长阿什拉夫·扎曼发表全国讲话证实总理哈西娜辞职,军方将要求组建临时政府。[10]
2024年8月6日,据孟加拉国总统办公室消息,孟加拉国总统当天宣布解散国民议会。[11]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0年孟加拉国消费、投资、净出口占GDP比重分别为74.87%、31.54%和-6.40%;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2.65%、28.79%和54.63%。
2019~2020财年,孟加拉国外债为511.30亿美元,占GDP比重为15.49%,偿债能力较好。截至2020年,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对孟加拉国主权信用评级为Ba3,展望为稳定;标普对孟加拉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为BB-,短期信用评级为B,展望为稳定;惠誉对孟加拉国信用评级为BB-,展望为稳定,与2019年相比没有变化。[4]
农业
孟加拉国地处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水网密布,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合水稻种植。一年三熟的水稻是当地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全国超过50%的劳动力从事水稻种植,种植面积约占可耕地面积的78%,是世界第四大水稻生产国。2020年孟加拉的粮食产量为4100多万吨,其中水稻产量就占了3600多万吨。[4]
工业
孟加拉国工业发展落后,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钢铁、有色、建材、汽车、船舶等行业主要依赖进口。孟加拉国约有4000家小型轻工企业,年产值约1.20亿美元,生产近一万种产品,产品种类包括:进口替代用机器备件、机器及零部件、小型工具、玩具、消费品、纸产品及自行车等。[4]
服装业
服装业是孟加拉国的支柱产业,约有500万人从事该行业,其中,女性从业人员超过80%。服装业是孟加拉国创汇额最大的产业。2020年,成衣出口额约279.4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83%。这与前一年相比有所下降,前一年成衣出口额超过340亿美元,同比下降18.12%。其中,针织品出口额为139.0亿美元,同比下降17.65%;纺织成衣出口额为140.4亿元,跌幅超过18%。此外,家纺出口收入亦下跌10.90%,至7.6亿美元。截至2022年,孟加拉国是全球牛仔服装主要生产国,年产量约为2亿件。
黄麻
孟加拉国是世界第二大黄麻生产国,年产量超过100万吨,其中,65.0%用于国内生产消费,其余用于出口。黄麻及制品是孟加拉国第二大出口产品。2019~2020财年,黄麻行业实现正增长,国有黄麻厂的私有化改造有助于解决进口国对孟加拉国黄麻行业进一步加征反倾销税。出口黄麻和黄麻产品额增长了8.1%,从上一个财年的8.2亿美元增加到本财年的8.8亿美元。
医药
根据孟加拉国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孟加拉国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国内所需药品自给率达到98%。全国有267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