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李师

    唐朝以孝义立国,“侍老”制度规定,对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赋役俱免;八十岁以上者,给予一名“侍丁”在其身边照顾,免其赋役,而且,天下人对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有赡养的义务。而且,八十岁以后,除非是谋反等大罪,老人一般是不会被判刑的。

    可以说,只要在唐朝活到了八十岁以上,在律法方面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李纲今年就恰好达到了八十岁,玄武门事变之前,李渊还亲自派人在李纲八十岁的时候送上了大笔的贺礼。

    不算年纪,就是这一位的资历,也不是李承乾能够散漫对待的。老家伙在北周的时候就已经混进了官场,隋文帝时,还成了隋炀帝的老师,武德年间,还担任李建成的老师。如果不是李建成肆意胡为,老家伙也不至于辞官归隐。

    可就是这么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儒,李承乾却对他没什么好印象。无他,李纲的运气实在不怎么滴,教了隋炀帝,隋炀帝成了亡国之君;教了李建成,李建成被弟弟干掉了。

    现在,他又来祸害自己了。

    如果历史前进的轨迹正常,李承乾又是一个把自己玩死的。

    当然了,这都是概率学上的一个玩笑。等牛车在东宫门口停下的时候,李承乾还是拽着长孙宝庆,到牛车边等着。

    牛车是那种光板牛车,驾车的是一个仆役。而刚刚升任太子太师的李纲,此时却躺在牛车上,只用一顶草帽遮住脑袋。草帽下,还依稀能听见老人家的呼噜声。

    这就睡着了?李承乾哭笑不得。

    看了看西下后依旧热辣的太阳,李承乾对车夫说:“再赶赶牛车,到东宫的阴凉处,老人家被阳光晒着对身体不好。”

    那仆役却拱拱手说:“殿下,这老牛昨日吃坏了肚子,恐怕会玷污东宫的。”

    “无妨,本王会叫人收拾的。”

    在李承乾的坚持下,仆役赶着牛车进了东宫。谁也没有看到,草帽下,李纲的嘴微微上翘了一下。

    牛车被赶到了阴凉处,李承乾则带着长孙宝庆等候在一边。

    没办法,老人家还没发话,他这个后生并不能抛下老人家干自己的事儿去。程门立雪的典故,大多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尊敬老人,尊敬师长,这是跟一个人的品格直接关系到一起的。

    大概也就是四五分钟后,平板车上的李纲才摘下草帽起身,伸了一个懒腰。

    “哎呦。”

    可能是伸腰的姿势不太对,李纲撇着嘴倒吸了一口冷气。

    “李师,您没事儿吧。”

    听到李纲的哎呦声,长孙宝庆和李承乾都紧张起来。

    这一位要是在东宫出了什么意外,他们俩可担待不起,哪怕李承乾马上就要成为太子也是如此。

    “不妨事,不妨事,上了岁数,身子骨就是这么弱,起来的猛了一点,就酸疼不已。”

    嘴上这么说,但李纲还是很自然的把手交给了长孙宝庆和李承乾。

    长孙宝庆的是搀扶,至于李承乾的,其实也就是走个形式。

    下了牛车,李纲微微一笑,对李承乾说:“早就听闻世子早慧,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就是等着老夫醒来的这份恭敬之心,就不是一般孩子懂得的,哈哈。”

    李承乾虚浮着老先生,谦虚道:“您是德高望重的学问大家,小子焉敢对您不敬?刘四,你先去把茶水泡好,让李师去去暑气。”

    刘四就是东宫的太监总管,他们这些净身进宫的下苦人,很少有一个正经名字的。

    刘四答应一声,快跑着去书房准备茶水,而李承乾则扶着李纲一步一步的慢慢走。

    李纲有腿疾,一条腿明显的僵硬,哪怕受力也是短短的一瞬。见老先生走路这么费劲,李承乾打定主意过后给老先生弄一个轮椅一样的东西,八十岁的年纪,腿这样还坚持着走路对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不长不短的一段路,走走停停足足用了两柱香的时间,等老先生坐在锦垫上的时候,太阳已经隐隐有落山的趋势了。

    给老先生倒了一杯茶,李承乾乖巧的坐到了老先生的对面。

    喝了一杯温茶后,李纲长舒一口气,看着李承乾满满的茶碗,问道:“世子殿下为何不饮?可是在老夫面前拘谨了?”

    李承乾笑着摇头:“并非是小子拘谨,只是,这茶汤的滋味,小子实在是受不来。”

    唐朝的茶叶,几乎不经过工序处理。而喝茶,也不是泡茶叶,而是煮茶。简单点的,把茶叶碾碎后,直接把茶叶末扔到沸水里煮。复杂点的,居然还要往里面添加葱姜蒜。

    他之前喝过一次,茶水刚进嘴就被他吐了出来。太难喝了!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95_95962/585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