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不朝(新书求鲜花、收藏、评价。)
“朕不觉得在而今天下,还能像成汤太祖一般,在平民或者奴隶中找寻到伊尹那样的名相。”
“伊尹百年难遇,更多是时势造英雄。”
“如今奴隶制根深蒂固,荼毒大商。奴隶主们不仅掌握了大量的财富,也掌握了大量的知识。”
“普通的平民和奴隶想要出头,可谓是永无宁日。”
“不过仔细想想,这世间倒也不是没有能够媲美伊尹的千古名相。”
帝辛心中沉思,想到了此刻还在昆仑山修道的那位飞熊先生——姜子牙。
姜子牙不仅是封神量劫的主角,更是凤鸣岐山,阐教仙人眼中武王伐纣的一杆大旗。
如果让姜子牙做他殷商的宰相,不知道是否还有凤鸣岐山、武王伐纣这场大戏。
与此同时。
蜚廉已经捡起帛书。
上面密密麻麻都是蝇头小字。
他如果不是目力惊人,还真看不清上面究竟写了些什么。
[情报收集技巧]、[情报分析学]、[隐蔽渗透]、[伪装与易容术]、[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测谎与反测谎]、[多语言能力]、[文化适应训练]……
因为上面有一些现代化的专有名词,所以蜚廉读起来有点吃力。
但当他吃透,大概理解后瞬间惊为天人,大感震撼。
蜚廉跪拜在地上,心悦诚服,道:“陛下之才如璀璨星河,深邃无垠;如大日横空,光照九州;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纵使三皇五帝在世,也未必有如此远见与卓识。”
并郑重承诺,道:“臣蜚廉定当竭尽全力、肝脑涂地组建好人皇卫,方不负陛下之期望。”
随后,蜚廉告退而去。
帝辛目光深邃,望着蜚廉离去的身影隐有期待。
人皇卫之月卫是他仿照后世明太祖朱元璋的锦衣卫所建。
锦衣卫对于朱元璋的帮助自不必多说。
人皇卫之月卫,对于帝辛而言,将是一把处理商朝奴隶主的利刃。
这还是囿于月卫的实力可能不强,身居修为者可能不高。
如果修为境界能够提上来。
那么包括日卫。
整个人皇卫将是封神量劫中一把替帝辛弑神斩仙的凶兵。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次日。
帝辛焚烧奏章竹简的事情开始发酵。
对于这件事,他也没打算封锁。
如今商容、比干等王公大臣全都知道了,正义愤填膺堵在宫门口,等着上朝的时候找帝辛讨说法。
“首相、亚相,您二人可要为我等做主啊。”
“昨夜我等焚膏继晷、夜以继日,手腕都写得酸痛无比才凑齐陛下所需的百份奏章。”
“谁能想到陛下竟然连看都不看,将那些奏章竹简焚烧殆尽,着实令我等心寒。”
商容是商朝奴隶主的代表;比干是帝辛的叔父,商朝王公的代表。
两人的周围站满了一众商朝的王公贵族,盼望着两人能为他们做主。
最初得知帝辛焚烧奏章竹简的时候,他们简直是气得心里直哆嗦。
那一百份奏章竹简不禁写得他们手指抽筋,其内容更是令他们搜肠刮肚、绞尽脑汁。
原本他们还想凭借那百份奏章得到帝辛的赏识,从而升官发财,最好能够顶替商容和比干的位置。
谁曾想,帝辛竟然连看都没看,就烧了个干干净净。
他们心里那个气!
“诸位同僚放宽心,待会上朝的时候,我们二人一定会让陛下给大家一个交代。”
商容和比干心中同样不满帝辛此次的举动。
不过他们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陛下如果觉得群臣中有人滥竽充数,上奏的奏章华而不实,夸夸其谈。
那你烧那些人的奏章竹简好了,为什么要烧他们两个的。
在商容和比干的心中,都觉得自己上奏的奏章是治国之良策,无一处鱼目混珠,皆是呕心泣血之作。
当然了。
他们两人的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
商容是站在奴隶主的角度,比干则站在王公贵族的角度。
所以今天除了让帝辛给他们一个交代。
他们也会让帝辛认真审阅他们的政治主张、治国良策。
商容和比干对视一眼,目光错开,均看到对方身后不远处,其府邸上的奴仆推着的一两车奏章竹简。
作为商朝的首相和亚相,他们手底下能人异士众多,都无需自己动笔,便能重新得到一百份奏章竹简。
商容和比干心照不宣,相视一笑,均知道了对方的打算。
紧闭的宫门,站岗的侍卫,静候的群臣,乍暖还寒的夜风。
一时间,场面陷入诡异的寂静。
唯有唧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