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人类下一次技术革命

  “已经有对策了?”叶知寒看翔宇同志胸有成竹,松了口气。

  “在即将到来的粮食战争上面,我们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翔宇同志道:“这件事情主要交由高斗升同志去处理,我相信很快就会传来好消息了。”

  “我们国内现在消息相对闭塞,但国际市场上,丑国已经以减产为由抬高粮价。”

  “我们且看好戏就行。”

  具体的细节,翔宇同志并没有透露。

  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华夏财政在二五期间是继续赤字还是富得流油,那完全就看丑国的操作了。

  所以,华夏已经不缺粮,并且要靠粮食赚外汇的方针,足以称得上是保密等级最高的讯息。

  不可能在这个扩大会议上公开。

  子任同志将话题引向了别处:“杂交水稻,解决了产量问题,但无法解决农业人口向工业流入的难题,我再考虑,在农机上面,中科院方面看看是否有什么办法解决。”

  叶知寒几乎是不假思索道:“您一提农机,我作为洛阳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现在有了沙苏的生产线,我认为只要中科院能把方案拿出来,洛一拖一定能造出来的。”ŴŴŴ.BiQuPai.Com

  “是吗?”子任同志笑道。

  功成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凭心而论,洛阳的战略纵深不如西安、成都、重庆。

  交通受限于地形,也不如郑州、武汉、长沙。

  更加之洛阳的名字,对太阳初升的华夏,也有些许忌讳。

  但只是因为叶知寒,在一五建设中,许多项目,子任同志依旧决定放在了洛阳。

  硬生生的把这座几经毁于战火的千年古都,打造成为了如西安、哈尔滨这般的共和国长子。

  因而,当叶知寒又提起洛一拖。

  子任同志便明白了这小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洛阳地处中原,辐射四方,农机如果生产,我认为在洛一拖倒也的确不失是一个好选择,更何况豫省也是农业大省嘛,我建议啊,就洛一拖。”

  叶知寒道:“洛一拖现在的生产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东风一号的一些部件,就是洛一拖生产的,如果这么好的一个厂不用,我认为也怪可惜的。”

  刘志民道:“但是对于农机我们可是一窍不通。”

  “现在杂交粮主要只有水稻吗?”

  刘志民点头道:“对,水稻的基因组最少,杂交实验周期短,不过水稻成功之后,杂交小麦也已经在进行了,但当下如果要研制农机,我认为还是水稻联合收获机。”

  叶知寒问道:“现在洛一拖生产的农机主要是什么?”

  洛一拖是中科院建设项目,刘志民倒如数家珍:“东方红-54型履带拖拉机,多是运输用途,或者通过挂载,进行翻土、犁地等简单农业行为。”

  叶知寒:“那洛一拖的研发环境怎么样?”

  刘志民摇了摇头:“和五院星罗密布的研究所不一样,洛一拖只是迁移了几条沙苏生产线,技术人员倒是有,但研发能力不行。”

  叶知寒建议道:“那就在京师先办一个农业机械厂,在中科院的核心研发力量附近完成研发,然后在洛一拖完成生产。”

  “如果科研骨干迁移,那农机效率差,其他项目也会受到科研力量的迁移而影响进度,就近建厂这个倒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农机项目的方案尘埃落定。

  大方向都完成了商讨之后。

  剩下的时间,则快速的把中科院二五建设的相关项目完成商定。

  因为是叶知寒审核通过,所以大大小小的项目,全部得到了通过。

  会议很快进入尾声。

  趁着夜色所有人陆续离去。

  叶知寒和子任同志以及翔宇同志一同去了书屋。

  一些备选的方案,因为可行性的存疑,所以叶知寒就没有在会上进行讨论。

  但他认为有必要告知子任同志和翔宇同志。

  “说吧,有什么事?”

  叶知寒道:“在一五计划的反思和总结中,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出现在计算力上面,在已经确定的计算框架中,核武的计算已经规避掉了很多弯路,但在那么多人投入计算,到现在,仍未完成。”

  “以后的氢弹、洲际导弹、以及机载超视距导弹,所需要的运算量更大,而且还要求战争中的即时算力,这个问题总得解决的。”

  子任同志道:“你说的我们不懂,你说你有什么想法,和需要什么帮助。”

  “我认为,如果有下一次工业革命,那一定是算力革命,我不但是个军工人,更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我非常清楚,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到现在,人类的理论物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34_34455/190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