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慈父去世

  1955年9月7日。

  一份沉重的讣告从沙苏传出。

  很快在红色阵营传开。

  自百济战争之后,沉寂了数年的世界,在这个讣告下,再次掀起了轩然大波。

  凌晨两点,慈父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5岁。

  庞大的沙苏帝国,那个红色的国度,因为慈父的离去,仿佛蒙上了一层灰色的纱布。

  叶知寒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心里也同样震惊。

  当然这震惊不单单是因为这么一位手腕强硬的巨人倒下,

  更大的原因则是慈父的死亡,比前世推迟了两年。

  这让叶知寒自进入九月以来的万念俱灰的心情,重新燃起了几分希望。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似乎证明了两个世界的宿命并不具备强联系。

  当然,这希望依旧渺小。

  因为他与任何人都不同。

  ……

  华夏。

  子任同志和翔宇同志捏着从沙苏发来的讣告,就这么坐着思考着,一声不吭的状态已经维持了将近半个小时。

  如果说在现在这个国际关系下,要找一个能够影响世界格局的人,那慈父无疑是其中之一。

  作为沙苏帝国的掌舵人,世界两极关系的缔造者之一。

  他的突然离开,不免让华夏有些担忧。

  子任同志打破了房间中的寂静:“我现在担心沙苏是否有人能够接下沙苏这个大摊子。”

  “马林科夫,贝利亚或者莫洛托夫,都是慈父的老将,或许可当一面。”

  子任同志摇头道:“空有政治影响,却没有干实事的能力,不足担当。”

  “布尔加宁与朱可夫,掌握整个武装力量的帅印,或可撑起沙苏。”

  “政治能力上欠缺,在苏维埃中的影响力也不足以令人臣服。”

  “贺鲁晓夫有布尔加宁和朱可夫的支持,如何?”

  “贺鲁晓夫有斗争经验,但作风粗鲁,理论水平略差,可以担当,但又让人放心不下,要想真正的得到整个工人阶层的认可,恐怕还有一段路要走。”

  子任同志道:“不过,如果在这些人中硬去选一个,我还是会选贺鲁晓夫,在短线上来看,他是能够稳定住现在的格局的,从长线上来看,他想要赢取苏维埃的威望,那对华夏也一定会有所请求,许多和斯达林无法谈下来的事情,在他这里或许会有继续谈判的机会。”

  翔宇同志心里有了个大概,道:“行,那我先派遣代表团前往沙苏参与葬礼,至于沙苏接班人方面的动向,我们边走边看,先不着急。”

  ……

  丑国。

  白宫。

  所有政客围坐一堂,热情洋溢的讨论着。

  沙苏的任何不利,对丑国都是利好。

  更何况是慈父去世这样的大噩耗。

  一个掌权人,足以影响一个国家的色彩。

  在此之前的沙苏,无疑是让丑国担忧且谨慎的。

  而今日之后,沙苏该是什么样子的,虽然尚未可知。

  但他们认为应该不会再出现一个比慈父更加粗暴的人了。

  更重要的是,无论接下来的沙苏会是怎么样。

  重要的是现在沙苏发生重大变故,正是丑国趁虚而入,瓦解红色阵营的关键时刻。

  所有丑国政客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无数个蕴含着欺骗、撒谎、偷窃的手段,在这个窗明几净的白宫中,肆意涌现。

  很难想像,这些以大国自居,以智库为傲的大国政客们,眼睛一咕噜就是阴谋,脱口而出就是诡计。

  最终,在一连三日的智库会议过后。

  一个针对红色阵营的《执行计划书》,初步落地。

  在整个计划书中预定的近三十条举措中,仅用来对付沙苏的,便有十二条。

  针对华夏的,便有七条。

  而不需要经过复议,直接提升为紧急代办的项目,只有两条——

  一、亚太战火常态化局势构建。

  二、红色阵营和平演变。

  中南半岛的问题自从日内瓦会议之后,就一直处于半搁置状态。

  虽然珐国希望回复殖民地,但因为远土作战,再加上珐国担心陷入东南亚沼泽,所以珐国一直在进行破釜沉舟的最后准备。

  这一准备,就是一年。

  这一年的时间,丑国把嘴皮磨破,除了丑国在百济半岛的计划彻底拖垮之外,再无任何收获。

  在失去了百济半岛的干预力量后,丑国在远东的棋子仅剩下了两颗。

  一颗因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34_34455/190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