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这炮弹最好是沙苏的

  已经没有人居住的安东,无比寂静,毫无年味。

  寒冷的夜风吹拂在夜龙战机上,发出细微的风鸣。

  “在外面过除夕的日子,挺心酸的,”远仁同志看向百济方向:“希望战士们明年的除夕都能和家人团聚。”

  “会的,”叶知寒点了点头:“明年蚊香计划竣工,夜龙升空,我想会取的完全胜利的。”

  “现在温度多少?”

  叶知寒道:“大概有零下二三十度的样子,很冷。”

  “战士们在百济,也不知道这除夕怎么过的。”

  “大概在想家吧。”

  远仁同志举起酒碗:“一起努力,让他们早点回到祖国,回到家乡。”

  叶知寒也举起酒碗,和远仁同志碰杯后,一饮而尽。

  “一定。”

  ……

  酒过三巡后。

  寒风之下的酒意越发浓郁。

  远仁同志靠在起落架上,喃喃说道:“父亲叮嘱过我,对你完全信任,但无需过问你的过往。”

  “你的能力和学识,确实让我好奇。”

  “能有这样的能力,自然不是一般人,虽然好奇,但我其实也并不打算问。”

  “只要你一直在华夏,就好。”

  “我不敢想如果没有你,这场战争会怎么样……”

  叶知寒喝了口酒,道:“没有我,这场战争也一样会赢。”

  “百济战争的胜利,起到决定性因素的,一定不是军工,而是战士们锐不可当的意志力。”

  “能够胜利,靠的是他们穿着布鞋,用十四小时在冰天雪地的山地里行军72.5公里。”

  “靠的是他们在三千发炮弹翻来覆去的轰炸之后,在焦黑的山峰上爬起,继续阻敌。”

  “靠的是他们用躯体阻挡机枪口,在零下三十八度藏在雪下三天三夜。”

  叶知寒说着,眼角已经流出了两行热泪。

  但还未划过脸颊,就已经冻成了晶体。

  “这鬼天气,眼泪都冻住了。”

  空特一连在春节特例休息了一天。

  但所有战士也并没有歇着,而是趁着空闲时间,对飞行仪表进行着一遍又一遍的熟悉。

  春节过后,训练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

  严酷的寒冬终于有了离开的迹象,而三八线附近,双方又摩拳擦掌了起来。

  空特一连,始终没有收到战斗任务。

  所有战士每次站在夜龙战机之下,总会去仰望百济方向的天空。

  他们想飞到那里去。

  ……

  ……

  ……

  此时的东京。

  预感到战争随着天气一起升温的麦克阿瑟。

  当即便意识到,接下来面对华夏的战争,必须认真起来了。

  之前沙石炮弹的事情还没有出来个定论,在太平洋中部海域就又发现了另外一枚残破的沙石炮弹外壳。

  要知道,在茫茫的太平洋海域,想找到一个航母都像是大海捞针,更别说一个炮弹了。

  能让远东舰队发现一枚炮弹,那就意味着在太平洋海域,恐怕已经掉了一窝炮弹了。

  在麦克阿瑟三番两次的催促之下,布劳恩和钱月林等人终于是不厌其烦,给出了一份研究报告。

  结论也没有什么差异。

  通过碳化层逆工程分析,炮弹高度超过三百公里,理论射程远不止倭国岛。

  虽然没有明说,但基本上是把“有可能打到丑国本土”的结论写在了脸上。

  至于,依据什么科技发射出来的,还没有定论。

  唯一有技术含量的炮弹头部,在坠落的时候在高温和强碰撞下粉碎的不成样子。

  现在他们能分析的,就只有炮弹上的螺纹。

  但经过郭怀义的多次测试和计算。

  发现炮弹的优质气动结构和这些螺纹并没有关系。

  所以炮弹的原理,依旧是不了了之。

  最后,关于炮弹从何而来,却是有一个定论。

  沙苏。

  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战略高度来讲,也就只有沙苏可以做到这个工程。

  这是布劳恩教授和钱月林以及郭怀义共同认定的结论。

  而麦克阿瑟似乎也对这个答案很认可。

  “我就知道沙苏绝对不可能袖手旁观!”

  钱月林等人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这个满脑子坏心思的将军。

  ……

  说实话,战争发展到现在,麦克阿瑟很希望沙苏卷进百济战争。

  尽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34_34455/1900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