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蜂窝煤研发、煤炉出现!

  “你是说,这些冒着黑烟,一股子硫磺味的东西,能用到家家户户?”

  李文英摇摇头,他是见过居民使用煤炭作为燃料生火使用的。

  一般在煤矿产区附近,都有这样的情景出现。

  相关完整的记载,明代中叶,京城西郊煤矿就很出名了,当时还是皇家跟贵族大臣们的重要收入来源。

  另一个说法,崇祯上吊的地方:煤山。

  据说先前就是皇宫用来堆放煤炭燃料的地方。

  由此,也可以印证了煤炭引火,在日常家中的使用先例。

  当然了,对于煤炭的改造引火技术,真正发展也只是近些年。

  在本土,山东地区差不多有了后世蜂窝煤的雏形了。

  只不过是一块大饼似的,用煤屑跟水和少许泥巴弄一块,架一个砖台子就能生火引用了。

  小鬼子方面,最早也在1916年有一丝煤炭改造工艺,方便居民使用的办法。

  不过,对于孔捷这个掌握了后世近百年信息,科技大爆炸的穿越人士来说。

  他要研发的海克斯科技,至少也得是成型,成规模蜂窝煤跟煤炉子才行。

  这两样东西,真正形成最优化,还是到了六十年代,公私合营的四九城,那会儿了。

  孔捷现在提前把这东西弄出来,多少也算得上是点亮科技树了。

  当然了,短期之内,孔捷只准备研发蜂窝煤,至于炉子,他先得藏一手。

  实在不行,就让铁匠打造一个小一点的三脚架,当中可以把蜂窝煤撑起来,然后燃烧的。

  这样,既能燃烧实用,又可以让煤炉,暂时不传出去。

  毕竟,煤炉一旦批量生产出来,废铁废钢不说,主要是卖出去一个。

  改天,市面上就会出现千万个煤炉出来。

  这个年代,可是没有什么商标专利保护法的,连法定货币跑日战区都要被判违法的年代,还能有什么是不可能出现的。

  所以,他想好了,现在煤炉子,可以先造出来几个,给每个386旅每个团送两个,另外就是师部了。

  其他旅嘛,让他们拿东西来换就是。

  现在,大家刚参加完冬季攻势,又在开展春季大生产运动。

  兵强马壮,粮草逐步也充足起来的各部队,都在迅猛发展呢!

  现在连丁伟的新一营,都足足超过三千人了。

  原先才多少,满员是给他2500人的限制。

  不过,冬季攻势过后,师部从新调整部署,眼下的重点工作就是招更多新兵,抓生产建设。

  毕竟光是129师,马上就要新扩编九个旅呢!新笔趣阁

  工农党上层总部早已经筹备,准备在今年,搞一次最大规模的战斗。

  孔捷心中是有数的,所以丁伟过来吹牛喝酒的时候,他提示了一点点眉目。

  当然,丁伟这种人精,立马就知道扩编在即。

  队伍一下就的壮大开了。

  回到当下,独立团挖路发现煤矿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师部。

  一下子,整个师部大学生都被动员了,刚好,还真有两名大学生是学地质矿物学出身,立即就被飞鹰队员护送着,来到了黑风寨山脚下。

  经过两三天不断地勘探,经过独立团战士们的配合,一个储量大,煤层浅,开发难度低,能挖十几年的中兴煤矿呼之欲出!

  最后,在经过师部研究决定后。

  在独立团之外,师部决死一纵,分派一千人直属到煤矿上。

  专门负责煤矿的生产安全。

  而煤矿不愧被称为黑色黄金之称,煤矿发现之后,引出的热闹也是彻底响遍三晋之地,最后更是传到了延安方向。

  上头就一个指示:

  务必配合好386旅,“守好煤矿,加大发展,找好销路!”

  这十二字方针下来,整个旅,甚至是129师都倍感荣光。

  而这时候,有关晋西北沈万三的美名,更是发酵到了新的高度。

  最夸张的一个就是:

  现在有个祖籍山西商人沈万三,出钱出力,请人做工,背靠海外背景,据说还有鹰将在背后支持的影子。

  总之就是,八路军发展壮大了,连财路都增加了。

  然后逐渐的,就是在晋南地区,居民家里,陆续出现了一种圆形煤球,当中有十来个眼子的,叫蜂窝煤的出现。

  “这蜂窝煤子还真是好烧来着呢,一小个两斤重,一家子煮饭取暖都够了,还便宜!”

  “蜂窝煤是神奇,不仅烟变少了,燃烧也更旺,买200个蜂窝煤,还送一个烧煤支架呢!真不错。”

  “以前冬天只能买柴火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17_117890/445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