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满脸喜气的许家父母已经将粮食拉了回来。
晓楠从背篓里取出野鸡和野兔,交给许母收拾。
那似鹿非鹿的动物,放空间里到时去县里换东西。
许母今天看着粮食进仓,心情特别高兴。
见有两只野鸡,一只野兔,爽快地说留下一只拿盐搓了放起来。
剩下的晚上全炖了,做一锅白米饭,让大家好好吃一顿。
许父起身去给兔子剥皮开膛,大姐烧热水,准备和许母一起烫鸡拔毛。
小多还没放学回来,晓楠趁大家在忙碌,偷偷的上了楼。
小爷爷在中学教书,每天从学校回来,喜欢在楼上房间看书,楼上清静,没人打扰。
晓楠上了楼,见小爷爷的房门半开,在门口叫了一声,“小爷爷”
“进来吧!有事?”
小爷爷听见晓楠的声音,脸上带着诧异的表情。
大侄子家的三个闺女,可能因他老师的身份,平时见他不敢主动上前说话,今天怎么还自己找上门来!
晓楠微笑着进去,见小爷爷悠闲的斜靠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在看。
“小爷爷,我想求您个事!您能教小多写字吗?她的字写得太差,我家也没人能教。”
晓楠脸迟疑了一下,还是厚着脸皮开口相求。
“噢!是她自己要学,还是你想让她学!”
小爷爷一听学写字,平日不苟言笑的脸上带出一丝笑意,坐正身体,放下了手里的报纸。
“是我想她学,小多自己也乐意!”
晓楠想到小多有些内向的性子,就像后世大家说的宅女,做什么事都能静得下心来。
让她学着多练练字,不至于写得太丑,使那字都羞于见人!
小爷爷微笑着点头同意,做老师的就喜欢听话,努力上进的孩子。何况这还是自家的。
大哥早逝,大嫂又是个清高不理世事的性子。
他担负起教育两个侄子的责任,希望侄子能通过学习,跳出农门。
可惜两侄子读书都随了大哥,也没能成器,只能下地干活。
侄孙女想跟着他学习,他感觉很欣慰,总算有个愿意上进的。
说好让小多星期天上小爷爷这里学习。晓楠道了谢,笑吟吟的下了楼。
晚上有白米饭还有肉,大家难得吃这么畅快。
许父拿出一瓶他打的散酒,酒是村里人自家偷摸酿的。
许母脸上一直带着笑容,见酒也倒着喝了几口解馋。
以前这里的人都会自家酿些米酒,藏在地下,留着孩子结婚出嫁用。
这些年年景不好,酿酒的就少了。
吃饭都吃不饱,哪有粮食用来酿酒!
许父不用别人劝酒,自酌自饮,就喝完了这瓶酒,醉醺醺的在厨房吹嘘自己年轻时,怎么怎么厉害!
可惜没人捧场!
许母和大姐明天要早起,将今日分到家的三百多斤稻谷,用借来的双轮车拉到许母娘家岭庄,去换成玉米和红薯。
这里的田地适合种水稻,沟沟坎坎的再种些玉米和红薯。
交的公粮却都是稻谷。
分到社员手里少部分是稻谷,大部分就是玉米和红薯了。
大米是细粮,社员舍不得自家吃,只留少许给老人和孩子熬个粥什么的。
剩余的都去山里换成玉米和红薯,这样口粮就会多一点。
山里没法种水稻,种的是玉米和红薯,红薯吃多烧心,他们也乐意换些大米回去吃。
吃完饭许母和大姐就上了楼睡觉,交给晓楠和小多收拾桌子,洗碗刷锅。
许父见没人听他说话,站起身摇摇晃晃的出了厨房。
晓楠抬头见许父出去,怕他摔倒,到厨房门口见他站在天井里,与端着碗的李大国闲聊,才放心退回厨房收拾。
收拾完和小多说了学习之事,小多犹豫一下,笑着答应星期天去找小爷爷。
许承勇在天井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和李大国谈论着村里的八卦事。
平日闷声不响的人,今日酒壮人胆,话就一下子多起来。
正说得高兴,外院的许邵安和许建军听见动静,也陆续进院里凑热闹侃大山。
人一多,许承勇越发兴奋,口无遮拦的说道,“我知道……我没有儿子,大家都……都看不起我!没儿子……怎么了?我女儿去山里……一趟就有肉吃!叫你们看……看不起我!”
许建军因媳妇小娟同李小芬关系好,一听这话就着了急,这是能说的事吗!
大家偷摸着山里水里弄些吃的,只要民不举,官不究,可也不能摆在明面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