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给老太太装个取暖器

  四合院刘洋的房门在早上6:30从里面打开。

  然后刘洋从空间取出来昨天跟李元芳去市场买的哥力取暖器家用暖风机节能电暖气智能低噪电暖器以及太阳能发电机家用220v电池板光伏板全套小型户外大功率发电一体机。

  然后一个个的东西往老太太房子那边搬过去,两间房子就隔着,没几步路就搬完了。

  其实刘洋看这边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老太太又年纪已经偏大,在主世界一到冬天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挨不过去,不是说生活水平差啥的,而是人体的机能随着年龄越大越对严峻的环境变化适应不了。

  所以刘洋想着给老太太整这一套,为啥还要有发电用的光伏发电器呢?

  主要是这边的用电也是有专门规定的,这得从从20世纪初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电熨斗、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相继进入家庭,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西方国家率先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那么我们国家的人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使用电器的呢?我国比西方国家在电气化方面落后了多少年?

  我们大规模使用电器的时间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比西方国家至少落后了50年。

  而这个时候要说无节制的去使用电,一般普通人民那是不可能的,在这个崇尚节约的时代,你那就犯错误,浪费国家资源啥的。

  不过刘洋自己发明的那就不一样了【功劳全揽了,为以后做铺垫来着,哈哈......】,最起码没有浪费国家资源。

  不过用个灯泡照明还是有的,但是很少,其实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煤油灯才是那段风雨飘摇岁月的亲历者、见证者。

  人们为柴米油盐发愁、对平静生活的向往等等都在煤油灯的注视下发生。

  煤油灯,人们很少花钱专门去买一个,家家户户所用的煤油灯大多数是由勤劳能干的男主人亲自动手制作而成。

  以废弃的墨水瓶或是药瓶为底,并在里面掺满细沙,这样才能增加煤油灯的稳定性,灯芯模是用牙膏或白铁皮制成的,最后再用棉花布条做个细细的灯芯。无数废旧的物件都能在能工巧匠们手下生出花来。

  在夏日,黑夜总是很短,人们会抓紧时间在白天里把活干完还能节约些煤油,但只要一到了冬季,那漫漫黑夜袭来,大人们还是要等到屋里黑透了才肯点上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小孩子在旁做功课,大人们也围着灯各自忙碌着家务活。wap.biqupai.com

  因为灯芯细,所以燃起来后那火光也只有豆子般大小。如果灯芯烧久了结成了炭块,大人们一旦看见了就会赶忙把炭块挑开,尽力节约一点煤油。

  煤油灯日日照着,灯罩也慢慢地会变黑,为了让煤油灯的亮度发挥到极致,人们都会定期的仔细擦拭灯罩,有时候黑的严重,常常要耗上十几分钟才能弄干净。

  "灯随人走"是夜生活的常态,要是有人换了活动的场所,要去厨房或是院子,他便会小心的护着灯转移地方,生怕风把它吹熄了,到时候又要费火柴来重新点亮,其他人只能在黑暗中静静等待。

  有些不懂事的小孩子总会问,为什么不多点一盏灯呢?大人们只能只能苦笑着回答说:"小孩子家家不懂,财从细取,过日子,才能细水长流啊。"

  就这样,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让煤油用的慢一些,在那清苦的生活中,人们变得精打细算。淡淡的清冽灯油味都是人们觉得奢侈幸福的味道。

  在那时煤油习惯上被人们称为"洋油",供销商都会严格的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分配。这就无形地提高了在一个普通家庭中没有的地位。

  越是过着清苦的日子,人们就越容易满足。那豆粒儿大小的光也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欢乐,日日在煤油灯下,油烟肆虐,大人小孩儿的鼻孔鼻窝总是黑乎乎的,人们互相看着也忍俊不禁。

  夜幕降临时分,人们团团围住那盏小小的煤油灯,互相交谈着,分享着白日里发生的趣事,没有战争的轰鸣声过着简单的生活就足以让人们喜笑颜开。暖暖的灯光下,人们的笑脸也显得更加温馨。

  所以那个年代虽然很苦,但是却是最美好的。

  孙子!你这弄啥东西?老太太一大早就看到刘洋往自己屋子搬这些奇怪但是很精美的东西就一嘴问道!

  刘洋:奶奶,这个冬天冷不冷?

  聋老太太:你个傻小子,你自己没感觉这天那叫啥,刺骨般的冷,能不冷吗?老太太我晚上都好几次被这鬼天气冻醒。

  刘洋:那奶奶你就瞧好了,孙子我保证今天后,你就能好好的睡觉了,不会再被冻醒了。对了,桌子上有我给你带来的刚出锅的小笼包和豆浆,你趁热吃了。

  嗯嗯!

  老太太这就等着!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5_15399/8218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