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北都规划,金城马周

  北方的草原,春天来得稍微晚一些。草原上的春雨,淅淅沥沥下着。

  随着春雨隔三差五的来一场,滋润后的大地变得格外碧绿。

  不仅如此,春雨也洗刷掉草原上的污秽,也洗涤掉唐军心中的罪恶感。

  北都,李承乾亲自命名的一个地方,也是他格外重视的一个地方。

  对李承乾而言,如果北都建设好了,那么广袤无垠的草原算是被大唐彻底控制住。

  那样的话。

  即便大唐用羁绊政策,只要北都在手,草原上的异族永远受大唐奴役。

  马周看着太子殿下与工部制作的北都设计图,他整个人被震得目瞪口呆。

  宏伟,太宏伟了。

  宽广,太宽广了。

  只是马周有些疑惑,太子殿下所选择的北都,离大唐实在太遥远。

  从北都到九原郡,足足有两千多里路啊。

  草原上的铜矿在有条不紊的开发,为太子每年带去源源不断的巨额财富。

  但在两千多里远的地方建城,得填进去多少钱财啊。

  不过,既然是太子的要求,怎么都得想法子完成。

  北都的地理条件不差,唯一的缺点就是离大唐太远了。

  与之最近的城镇,或许就是最北边的金城。

  即便是到金城,北都离它依旧有一千两百里地。

  马周口中的金城,就在草原铜矿附近,专门为开发铜矿而修建的一座城堡。

  依山傍水,易守难攻!

  马周起身,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的草原与山坡。

  一层层的绿色被雨水滋润后,愈发显得勃勃生机。

  西南边的矿场里,即便是下着雨水,奴隶们依旧满头大汗的开矿干着活儿。

  “邦邦!!”

  随着铜锣被敲响,原本神情木讷的奴隶们,一个个脸色变得生动起来。

  “啪!!”

  鞭子时不时抽在不安分的奴隶身上,管事的秦叔同厉喝道:

  “都老实一点排好队!狗日的,你们命真好,遇见心软的大唐太子。怕你们冻死,特意交待我们熬点骨头汤给你们补补身体。”

  秦叔同原本在秦渡镇混日子,凭借识得几个大字,被工部小吏提拔为秦渡镇盐矿主簿。

  两年间,因表现优异被李承乾赏识,派往金城替他管理金铜矿。

  虽然只是个小吏,秦叔同感觉他的祖坟已经冒青烟。

  他们一百位小吏北上时,太子殿下每人都送了一套教材。

  最后勉励他们道:“只要他们将金城铜矿管理好,将手中书本知识学好,日后未尝不能通过制科进仕。”

  被鞭打后的奴隶变得井然有序,秦叔同内心十分感慨。

  他是真没料到,殿下对突厥奴隶会如此看重,时不时让他们弄点骨头汤给他们喝。

  熬汤的骨头都是牛羊骨头,有时候会夹杂些马骨头。

  大块骨头熬制出来的汤,撒上食盐与胡椒后,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对突厥奴隶而言,他们从事繁重的体力活。每七天一次的骨头汤,显得弥足珍贵。

  尤其是分得的骨头上,不仅残留些许的肉,骨头里面的骨髓更是难得的精华。

  骨头汤喝完后,奴隶们也不嫌脏,用地上的矿石将骨头砸碎,吸起骨头里的骨髓。

  见奴隶们补充完体力,秦叔同挥挥手,矿场上再次响起“邦邦”声。

  不远处。

  金城郡守府邸,马周正在书桌上写着什么。

  终于,随着他停下笔,自言自语道:

  “殿下,去年铜矿所筑一百多万贯铜钱,不知道要折腾多少进去啊。”

  说完后,马周对着房门叫道:

  “来人,请张师茂、沈浪、王斗、蔡仲申、邓奕五人过来。”

  马周口中的五人,是李承乾五大豪商的后辈。有些是庶出的儿子,也有些是侄子。

  “见过马大人!!”

  马周淡然点着头,然后将五封书信一一递给他们。

  “殿下欲在草原上建城,此事干系重大,需要你们亲自将书信交到家主手中。”

  五人有些骇然。与马周接触许久,他们对马周的才华十分敬佩。

  能让马大人如此慎重,看来北都之事非同小可。

  五人躬身令命,行完礼后离开金城。

  马周站在窗户边,出神看着雨雾蔼蔼的草原。

  “夫君,你是不是又想着繁花似锦觅风流的长安?”

  说话的女子是位楼兰女,金发碧眼的,身材凸凹有致。

  一双柔若无骨的小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54_54408/3015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