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慌不择路,颉利被擒

  影卫确实给李承乾带来好消息。

  行完礼后,影二将影卫在西域的情报,递给李承乾。

  首先看的是李绩写来的信,信写得很长,差不多有五张纸。

  信中李绩先将高昌的情况汇报一遍,然后将他去准格尔盆地打草谷的消息,告诉李承乾。

  信中李绩找李承乾要人,要建城的匠人。信中李绩提到,他准备仿照朔方,在高昌建一座雄伟的坚城。

  看完后李承乾高兴得哈哈大笑。他是真没想到,英国公在他的熏陶下,人也学坏了。

  “来人,传孤的旨意。令工部指派一百名匠人,去高昌建城。告诉段尚书,匠人们外出的补贴,一定按最高规格算。”

  一旁的影二脸皮抽搐不停。

  别人不清楚,他很清楚太子殿下口中的最高补贴,怎么也得有个一二十贯。

  吩咐完后,李承乾继续审阅西域的情报。他更关心西域的水文、气候情报,大唐能不能永久从西域站稳脚跟,环境因素不得不考虑。

  很多时候筚路蓝缕说得简单,真要实施起来,并不是那么轻松的事。

  “咦??”

  其中一份情报引起李承乾的重视,是与楼兰国有关的。

  楼兰国某位贵族暴毙,为了让其体面下葬,砍伐了大量的树木。

  “砰!!”

  李承乾气愤的拍着桌子。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影二,传令给李绩。等高昌城建好后,返回的时候顺便将楼兰国灭掉。”

  一瞬间。

  影二觉得脑袋有些晕乎乎的。

  西域那些情报他都看过,怎么太子殿下审核后,反而生出如此大的气。

  楼兰国到底怎么了,让太子殿下如此生气,还写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

  李承乾之所以生气,是因为西域那些国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完全不可逆。

  朝影二挥挥手,李承乾独自一人陷入沉思之中。

  就在李承乾发呆的时候,皇城内礼部与吏部争吵起来。

  原因很简单,都想负责常科科举。

  虽说太子殿下指定孔颖达统筹负责,但毕竟涉及到体检、考试、阅卷、放榜四个步骤(体检已经完成)。

  具体的操作与执行,还是得有个部门来负责。

  大唐从建立直到现在,科举一直都是吏部负责。谁曾想太子监国,直接将如此好的差事,指定给礼部负责。

  如此一来,吏部可不干了。

  他们不负责科举后,答应他人的人情就办不成。

  只是他们压根不清楚,今年科举采取糊名制。再加上每份卷子最少有三位阅卷人,稍微有些差异都会被审核组仔细审核。

  如此一来,压根就没有作弊的可能性。

  孔颖达也不解释,美滋滋喝着太子殿下送给他的新茶。

  对他而言,不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最近几年的科举他真不愿意负责。

  完全耽搁他编纂《大唐字典》嘛。负责科举只是暂时获得一点蝇头小利,而编纂《大唐字典》则是能流芳千古。

  得到消息的杜如晦、魏征、高士廉、李孝恭等人,过来后发现孔颖达老神坐着,看着朝廷两部的人吵架。

  魏征不愧是诤臣,不管对错先将两部门的人都骂了一顿。

  “怎么,你们是想造反吗?太子殿下监国,他的话便是旨意,照着执行便是。”

  魏征看出吏部似乎有些不服气,他语气森冷着道:

  “你们要是继续闹下去,就是动摇大唐的国本,那就等着陛下回来后再收拾你们!”

  孔颖达见时机差不多,面露微笑道:

  “其实没什么好争抢的。今年科举采取糊名制,阅卷的老师并不清楚卷子为何人所答。”

  “而且,任何考生在试卷中提到自身的名字,无论成绩有多佳,一律不得录用。”

  顿时,吏部与礼部的人,仿佛浑身都魂魄被抽干了一般。他们的身体微微颤抖着,怎么都不敢相信孔颖达说的话。

  ......

  东突厥草原,乌拉山附近。

  不愧是李靖手下的大将,苏定方从突袭开始,他手中的马槊就没有停止过。

  在他一马当先带领下,他率领的上万精骑,像把锋利的尖刀,不停将颉利可汗的部队分割开来。

  每当有突厥将领聚集部队,苏定方必第一时间率领队伍,将敌人的意图扼杀在萌芽之中。

  经过三轮的穿凿、冲杀,突厥大军一直没组织起像样的反抗。

  随着颉利发出突围消息后,东突厥军队的士气散了。

  顿时,整个战场乱做一团。<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54_54408/301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