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抬棺死谏,女帝的手腕!

.....................................................

女帝秦无双自然不是普通人。

帝王之尊,胸有沟壑。

平心静气是她从出生开始便要学会的东西。

林忠正此时已经站在了文臣队列里,低头丧气,谁知道自己一番表忠竟然只换了个‘滚’字的‘嘉奖’...

“曹荣所奏之事皆是无稽之谈,如玩笑耳。朕方才有失些许方寸,尔等莫要挂怀。”

秦无双的声音又恢复到了之前的生冷,顿了顿接着问了句。

“诸爱卿可还有要事来奏?”

底下众人清一色的将头埋的更低,心里所想却是如出一辙。

您那叫些许方寸啊?您和曹某人撕笔撕最厉害的时候也没见您如此失态...

不过,既然女帝都如此说了,哪还有不开眼的继续探讨这个话题。

就在此时,乾坤殿上一声高亢的声音炸响。

“臣,御史大夫黄琛有本启奏!”

从文臣列中出来一人,国字脸厚嘴唇,模样长得倒是端正。

此人就是翰林院学士黄安的次子,如今就职于御史台的黄琛。

“哦?”秦无双轻咦一声,两只冷眸扫了台下一眼,“准。”

“臣婖居御史台已有月半,自知身兼纠察百官之责,故日夜不能寐。今日,臣便冒天下之大不韪,弹劾一人!”

“此狗贼,满朝文臣视他为财狼,满朝武将视他为虎豹!但...臣不怕!”

哗,此言一出,满朝文武一阵骇然。

通过这两句,傻子也知道这货要弹劾谁了,难不成真不怕死?!

这黄琛是黄安之子,而黄安又在翰林院当值数十年,而女帝对于翰林院的掌摄从来不曾松懈,难道黄琛此举...

朝堂中立的臣子们这般猜测,可是女帝麾下的绝对死忠大臣却都脸色一变。

计划当中没有这一环啊...

幔帘之后的女帝微微沉凝一下,不知想到了什么,娇俏的嘴角一勾,似乎有些嘲讽的意味。

“爱卿且奏吧。”

黄琛跪下磕了个头,随后便挺直腰杆,声音隆隆。

“臣所弹劾之人,便是如今的丞相大人,曹荣!”

“不仅如此,臣此次弹劾乃抱死志......来人,抬上来!”

轰隆隆,大殿门开,一口崭新的棺材被御前侍卫抬了上来。

抬棺死谏!

不死不还!

御史谏言不稀奇,弹劾大臣也不稀奇。

但是大乾历朝历代,御史如若抬棺死谏,那性质就截然不同了,这样的局面那就是两人之中必有一人受死罪方可抵消。

刚才还闹哄哄的大殿瞬间陷入诡异的安静。

忠心女帝的大臣们心里直骂娘,黄琛上下几辈的女性都没跑得了。

中立大臣们则明哲保身,只是略微为女帝的尴尬处境担忧一二。

而追随曹大丞相的臣子们却是乐开了花,好一个女帝的‘猪队友’啊...

所有人都知道翰林乃是女帝的‘自留地’,那黄琛作为黄安之子那也算是自己人。

可如今的这情况,按照惯例两人必须死一个,这可是个天大的难题!

死曹大丞相?别闹了,如果这样都能定罪赐死,那曹某人还不如回家种地养猪呢...

可曹大丞相不死,那死的可就是黄琛了...黄琛能死吗?更不能。

若是黄琛死,且不说别人,就是翰林院的各个老家伙也都会寒心无比,以己度人,以后谁还愿意拼死效忠?

纵然大殿上的群臣们心思翻涌,高台上的女帝却依旧稳如泰山。

在她脸上,一丝一毫的表情都没有,似乎并没什么大碍。

过了一阵,秦无双终于开了幽幽朱口,语气似嘉奖,似轻松。

“好了,黄爱卿之忠心,朕已知晓。弹劾归弹劾,这棺材嘛...便抬下去吧。”

“黄家一门忠勋,朕心甚慰。黄御史估摸是看见曹卿多有不合之礼,这才于殿上护主发声,情有可原矣。”

黄琛还待说什么,却又被女帝出言打断。

“曹卿自是吾朝之肱骨栋梁,其才其能更是俱佳,有本事之人自然多些傲气罢了,朕岂是那拘泥小礼之人?”

“不过,礼法不可废...这样罢,擢帝令,罚奉曹荣三年,且两日之后的祭法大礼代行祈司一职,为朕之江山求福,为朕之百姓求福!”

“另外,黄琛忠心可鉴,特赐龙图阁制侍...”

大殿臣子们的内心无不竖起大拇指。

这秦无双,大乾女帝果真深谙帝王之道,一手太极打的风生水起。

好一

来源9:http://b.faloo.com/1270380_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