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俩怀揣巨款,四只手拎满了吃食,坐轮船回到田泾村。
一进村,就发现气氛不对。
王奶奶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将柴包里的布袋递给小美:“你一进家门,就去后院,藏莴苣地里。
万一被人发现什么,你就推脱是小孩子,啥也不懂,啥也不知道。
我这里最多承认是去黑市卖了点东西罢了。
如果被发现了,以前的东西肯定保不住了,这笔钱你就拿那边交给周兴,就说家里留下来的旧钞,请他保管一下。
记住了,安全第一,你进出那里一定要小心。”
王奶奶象交代后事一样,一脸严肃,吓得小美心砰砰地跳。
接过奶奶的布袋,低头跟在奶奶身后往家里走去。
心里是很懊恼的,自己这个阶段真的很飘,做好人做好事也要看形势啊,现在这种时候,哪个女主不是闷声发大财的,就你小美,弄得全村都快知道了,你不知道那么多读者朋友为你担心的?!
心里想着,脚步紧跟着奶奶。
走过村头小桥,听到了哭声,王奶奶脸色大变,脚下加快了频率。
小跑着到了金花家屋后,王奶奶突然停了下来:“不是你妈,是根娥的哭声。”
根娥是金花妈妈的名字。
小美就看见奶奶突然就松了口气,脚步慢了,神色也从容起来。
走进弄堂,哭声突然就响了起来,还不止一个人在哭。
王奶奶带着孙女先回了家,这时还没到下工的时候,顾花娥还在地里,王培根和小华还在学校没回家。
放好东西,祖孙俩默契地往金花家而去。
此时,金花家客堂里院里围了不少老年人,都是在家做家务带孩子的。
金花伯伯满脸愧疚地站在那里,看着自己老娘和弟妹在哭。
王奶奶问身边相熟的一位老太:“阿嫂,出啥事啦?”
老太满脸同情,低声道:“前天宝根(金花大伯)和伟根(金花爸爸)和香卫(小队里的人)一起去沪市捉垃圾(捡垃圾),顺带换米,今天一早宝根从沪市赶回来,说昨天伟根在沪市被车撞了,右脚膝盖以下……”老太本想说膝盖以下都保不住了,但担心多说多错,被人家骂触霉头,就将剩下的咽了回去。
毕竟还没看见到底是什么情景,不敢随便说出来。
王奶奶听了忍不住吸了口冷气,这农民本来就是靠双手双脚干活过日子的,现在一只脚没了,以后怎么干农活。
又想到伟根这个人,平时话不多,但心里是很有主意的人,两家关系也是因为他才一直处得挺不错的。
儿子王培根被撤掉赤脚医生时,金花妈妈根娥,跳进跳出,帮着白男等人看王家笑话,走进走出嘴里骂骂咧咧,媳妇顾花娥还和她干过几架,两个表姐妹象仇人。
但伟根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来家里坐坐,话不多,但那个时候,即使来空望望,也让王家心里暖暖的。
想不到好人没好报,这一家人,一个壮劳力倒下了,以后可怎么活哦。
想到此,王奶奶朝孙女轻轻招了招手。
小美正在安慰大哭的金花,看奶奶找她,马上走过来:“奶奶?”
王奶奶拉着孙女到外面:“你去镇上,把事情跟你爸爸说一下,叫他早点回来。”
当晚,包括书记云根在内的村里一些能拿主意的人,聚在金花家里,商量章程。
王培根也参加了,帮着出了不少主意。
他是有备而来,因为小美从镇里回来后,就去小公园,用手机找了点车祸后相关赔偿的资料。
小美来不及多找,只找到了九十年代交通事故赔偿情况,匆匆赶到学校门口小店打印了一份回家,当然把九十年代几个字略去了。
王培根拿到后,临时抱佛脚,记了下来,现在正在介绍呢:“一般车祸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等等。”
说完还逐条解释了一下。
云根点头:“一条腿失去,对我们农民来说,肯定是失去拿十分工分的能力了,以后的日子,如果对方不给补偿的话,肯定没办法过的。”
说着和几个村干部商量了一下,决定派一个村干部和一小队的会计一起去看看。
不管怎么说,伟根这是去沪市捉垃圾才受伤的,属于工伤,至于换大米一事,大家心照不宣,直接不提。
此前,金花妈妈已经和金花伯伯先去沪市医院了。
王奶奶安慰金花奶奶:“你放心,大队出面,对方也不会欺负我们的。现在先把他的伤治好,以后要和对方讲赔偿的事,我叫培根一起去。”
王家母子俩在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