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原来……这是平行时空吗?

  时隔几十年,许多理论和技术已经更新迭代。

  有一些书再版了,还能查到初版的信息。

  有一些书直接淹没在时光的长河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查到后面周姐甚至有些怀疑了:“乔玉,你确定你们家老人给的这份书单真的是他年轻的时候看过的吗?”

  陈乔玉谨慎答道:“那也不一定,毕竟隔的时间久了,可能记错了也不一定。”

  虽然她心里知道,这都是余建设在大学里收集来的,几乎不可能出错。

  周姐查来查去,摇摇头说:“你这上面七八十本书,我能找到的只有不到一半,这一半里面,还有不少现在已经买不到了。”

  但剩下的书,可以说是毫无消息。

  应该是根本就没有这本书。

  陈乔玉听完之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只拜托周姐把能买到的那些帮她买到。

  周姐做事十分妥帖,有一些书能直接买,但大多数都是需要去一些专门的旧书网,或者去论坛上找绝版书籍的影印版。

  无论是哪种方式,只要能找到的,她都给陈乔玉找来了。

  “快递应该要几天,影印版的别人发给我之后,我直接找人帮你打印好吧,到时候你直接来拿就行。”

  陈乔玉点点头:“太谢谢了,周姐。”

  吃完饭之后,陈乔玉找了个地方,拿出手机跟书单,盯着良久之后,她才开始按照刚才周姐的方式和渠道去网上搜索这些书籍。

  结果自然不出意料,有些书就是搜不到的。

  乔玉开始有些心惊。

  其实她一直有个猜测,但是并不敢去证实。

  但今天周姐找书的事儿,还是让她不得不正视这件事了。

  从最开始拜托别人帮忙搜索青楠的消息,到后来韩豆豆送来的有关于枫桥镇的县志发展史,以及张家湾和姚家村、大小芦沟村的地理位置……都有一些似有若无的偏差。

  这样的偏差并不是特别大。

  大多不过是相差着年份,或者大环境中的一个小细节改变。

  但落到一个人头上,可能就是100%的误差了。

  这也是乔玉一直不敢完全依赖于现代的倒换货物,她始终想在老家建立起一个不依靠于外界的生存方式。

  乔玉把余建设给的原始书单上的书挨个在现代搜索了一遍,即便是前一批她在老家县城的新华书店已经买到的书籍,在这个现代,依然查无此书。

  陈乔玉试着搜索了一下她自己的名字……wap.biqupai.com

  接触了一段时间网络的陈乔玉没忘加上各种身份籍贯包括她现在做的红薯粉的相关信息,但最后的结果同样是查无此人。

  这并不是一无所获,反而是更让陈乔玉确定了——这是两个不同的时空。

  虽然许多地名、过去的人和事,听起来一样,但依然有许多细节差异,证明这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不同时空。

  而是两个近乎于平行的时空。

  陈乔玉也不知道这个跟自己有没有关系,但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她没有再继续查下去。

  子不语怪力乱神,她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查清楚这其中的事。

  她能做的,就是抓住有限的机会,在保证自己安全、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情况下,给自己那个时代带来一点点改变。

  但她不敢也不能去改变太多,她没有办法深究如果自己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去钩织两个世界产生关联,会发生什么。

  对于胆小又平凡的她来说,守住自己的本心就已经是她能做的最大努力了。

  ……

  书籍的事并没有让陈乔玉的情绪沉浸太久。

  毕竟是早就在心里有所猜测的事。

  就像一个人知道自己不会顺手牵羊,那么即便在发现自己经过的路边有金子,她也不会去捡。

  从没妄想改变两个世界的陈乔玉,对于现代世界是不是自己那个世界,并没有多少想法。

  她现在一门心思都扑在姜蒜上了。

  跟自留地里的那二分田地种的瓜果蔬菜不一样,现在全村一半的承包户都跟村里签订了协议,集体种植生姜和大蒜,如果除了问题,受影响的人就太多了。

  陈乔玉把买来的书认认真真地翻看。

  时间不宽裕,她没办法每本书都从头看到尾,就只先按照目录,查找跟姜蒜有关的部分。

  报刊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为一开始就是对村民有用的,所以村民接受起来非常快。

  并不像别的地方的有些报刊栏,光说大话套话好话,对实际生产生活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姚家村的报刊栏,很快成为了附近村子都闻名的“打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38_138370/76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