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

  回到老宅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陈乔玉在厨房碗橱里找了两个馒头,还有一点儿泡萝卜,就着暖壶里的热水垫了垫肚子。

  然后就去大队部了。

  大队部里空荡荡的,这会儿不少人也放假了——没放假也跟姚金宝和老支书请假回去准备年货了。

  老支书也不在,就姚金宝和小冯在。

  陈乔玉拿着昨天在县城问到的材料清单,过来问姚金宝这事儿能不能办。

  虽然村里人都以为红薯粉作坊是陈乔玉帮大队部打理的,但大队部的人都知道,红薯粉作坊是陈乔玉的。

  他们拿一成利,给陈乔玉行方便。

  因此陈乔玉说要注册什么营业执照,姚金宝也没有二话。M.biQUpai.coM

  他就是提出了一点疑问:“乔玉,你这个作坊可是有十几个工人的,也能注册个体户吗?”

  姚金宝对个体户了解的不多,前几天倒是在报纸上看到过,但是具体的也不太清楚。

  不过既然是个体户,那就是个体啊,陈乔玉还雇着那么多人呢,也算个体吗?

  陈乔玉笑道:“这个我昨天也在县城问了,是可以的,我们这个算食品加工手工业,是个体户的营业范围,雇工方面没有特殊的规定。”

  陈乔玉自己也在现代查过相关的资料,可以说,在劳动法颁布之前,除了国营大集体的厂子,其他厂子、作坊、商店的雇佣都挺随意的。

  而劳动法也要等到1995年才会实行,现在陈乔玉雇工是没有人管的。

  陈乔玉相对来说还算是正规的,跟员工都签了协议,约定好了工资和工作时间、内容。

  好多小厂小作坊,那就是厂长的一言堂。

  包括昨天在县城吃饭的私营小饭馆也是一样,里面的服务员收银员乃至厨子帮工,都是老板说要就要,说开就开的。

  无怪乎服务员的态度要比国营饭店的好很多——人家端的可不是铁饭碗。

  陈乔玉把昨天在县城了解的情况大致跟姚金宝说了一下。

  姚金宝也点点头,表示:“乔玉你这个了解得透彻,我先给你开证明,你跑一跑,等到过年后,还要请你来帮个忙。”

  陈乔玉问道:“什么忙?”

  姚金宝说:“咱们村现在承包的人更多了,也有人在家里做一些加工的小活儿,还有买卖,之前是没听说这个个体户私营的营业执照,现在听你说了,我准备开春之后开个大会,跟大家就讲讲。”

  姚金宝一贯是个比较谨慎的人,有规矩自然是按照规矩来办的。

  虽然现在注册个体户营业执照的人不多,但是既然是上头要求的,那姚金宝觉得还是比自己瞎折腾要正规。

  他想让村子里的承包户,将来要开加工作坊的也好,要开门店卖东西的也好,都规范规范。

  陈乔玉一听是这事儿,就没什么意见:“行,我先跑跑,回头把流程写下来,方便大家伙儿办。”

  姚金宝点点头:“我也会多开两次会,跟大家好好说说这事儿。”

  说完,也不耽搁,叫小冯去把老支书和秦主任都叫来了。

  大队部有些章在他们手上,需要人齐了才能盖章。

  自己队里就是好办事儿,没花多久,陈乔玉这边村队的材料就弄好了。

  当然了,这也多亏了她昨天晚上熬夜先把材料写出来了。

  之后就是拿着村队开的证明,去公社开那边的证明了。

  现在的证明材料大多都是手写,陈乔玉纸笔都有,也写多了协议材料,现在写起来不费劲儿。

  这边办完,陈乔玉又回家,拿上一些红薯粉和菜干,还有两只腊鸭腿和一包红糖,往镇上去了。

  到公社办事儿也慢。

  来找公社开证明的人多,现在只要不是在队里能解决的事儿,但凡对外,都需要公社的证明。

  现在过年能够去外地走亲访友了,虽说有些地方已经不怎么查介绍信了,但也有些地方还是卡得严。

  大家为了稳妥,出门前还是先来开个介绍信。

  陈乔玉下午四点才来的,前面还排着队呢,也不知道几点能办完。

  陈乔玉往前打听了一下,全是来开探亲介绍信的,约莫就是相当于身份证的作用。

  但她要办的事儿不是这个,不能这么干等着。

  于是陈乔玉就叫后面的一个大嫂帮她占着位子。

  “大嫂,我想去上个厕所,你帮我占着位子行吗?”

  陈乔玉说着,手里塞上几颗糖。

  大嫂也就三十来岁的样子,家里肯定是有孩子的,看到一把亮晶晶的水果糖,高兴得不行。

  忙说:“你去,你去,我给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38_138370/737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