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陈乔玉独家养鸡指南

  陈乔玉笑而不语,果然,金二婶翻过面来一看:“哎哟,这里怎么这么两个大洞呢!”

  陈乔玉一本正经:“这种就是瑕疵布,所以便宜处理了。”

  其实那是一件古古怪怪陈乔玉也不知道咋穿的衣服,正面有两片缝上去的装饰,被陈乔玉拆了,留下两个扁长的破洞。

  但除此之外,这块料子确实能算个整料子。

  金二婶仔仔细细地摸着,笃定道:“这肯定是南边来的新料子,摸着滑溜溜的,像是那个什么‘的确凉’。”

  陈乔玉表示同意:“看着像,反正不是棉的。”

  金二婶很快就把碎布头都检查了一遍,这个年头的人大多都擅长针线活儿。

  女的能裁剪衣裳,男的也能自己补个裤子袜子什么的。

  金二婶拼拼凑凑的:“这能做两件春装了,这么搭配着,碎布头做领子、袖口,前襟不够的地方用这片补上……”

  陈乔玉趁机说道:“二婶,那你帮我跟英子一人做一件呗?”

  金二婶笑道:“啥帮不帮的,二婶给你做!英子那儿就不用了,她自己有衣裳。”

  陈乔玉哪儿能答应啊。

  她还不知道吗?

  这会儿就算有衣裳,那也是缺的。

  何况还是这么好看的料子做出来的衣裳,就是碎布头拼的,那也是独一份儿,叫别人羡慕的!

  陈乔玉说:“我跟英子说好了的,一人一件,碎布头她花了钱买的!”

  英子卖烧饼的钱大头交给了家里,但自己也留了一些,金二婶是知道的。

  年轻姑娘想要个鲜亮衣裳,合情合理。

  听说英子出了钱,金二婶这才答应下来:“那行,二婶来做,用不了几天。”

  陈乔玉说:“二婶,要是缺针线什么的,你跟我说,我那儿有不少呢!”

  两元店里最不缺的就是针线盒了。

  金二婶嗔道:“叫英子捡了这么大个便宜,我还能缺了这点儿针线?”

  衣裳交给金二婶了,陈乔玉回到家,打开樟木箱子,拿出之前买的本子跟笔。

  她要抄写那本《家禽养殖指南》。

  那个小本本不厚,但里面的每一条都很实用。

  农村人会养鸡,但大多都是口口相传的法子,不少都是偏方。

  有的有用,有的就纯属迷信了。

  她这两天有空就看这个册子,觉得册子里的东西可太实用了。

  比如她之前听村里人说一只母鸡最多带多少只小鸡,觉得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

  毕竟她也没见过养鸡场。

  现在看了手册才知道,原来不一定非得母鸡带,更没有数量之分——只要把温度控制好了,小鸡不挨冻,就不会生病死掉。BIqupai.c0m

  诸如此类的还有不少,陈乔玉看得可认真了。

  这册子太有用了。

  但陈乔玉不能直接把册子给大舅他们,因为上面还印着一些其他字样。

  地址电话经销商什么的,都是不能出现在七零的。

  所以她选择手抄,把有用的部分抄下来,同时还要把一些现代的语言换成七零这边人们能听懂的。

  还有些他们根本不可能达成的条件,像是取暖器、大功率光照设备什么的,也不必写了。

  他们人都舍不得用电,更不可能给鸡用了。

  经过陈乔玉的整理抄录,这就成了一份符合七零条件的《陈乔玉独门养鸡指南》。

  陈乔玉一直抄到太阳下山,天色暗下来她就不抄了。

  虽然有煤油灯,但是煤油灯的亮度远远不够。

  得益于周姐说起松松成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陈乔玉也知道光线不好还强行用眼会近视。

  所以尽量都注意起来,也让青杨在学校写完作业才回来,减少用煤油灯照明的时间。

  啥时候有钱了,家里能拉电线就好了。

  陈乔玉收起指南手册跟小本本,锁好,才去厨房做饭。

  家里也不是天天吃肉的,今天陈乔玉就只炒了个土豆丝,跟醋溜白菜。

  唯一的荤菜是洋葱炒鸡蛋。

  洋葱还是上午买菜的时候顺便买的。

  陈乔玉每次去现代都会顺手带一点能放的蔬菜回来,绿叶菜太打眼不好带,但洋葱土豆大白菜这些还是可以的。

  饭刚做好,青杨就回来了。

  陈乔玉招呼他洗手吃饭。

  陈青杨一边打水洗手,一边被井水冰了个激灵,看了一眼东厢房,问道:“姐,钟大哥还没回来吗?”

  陈乔玉摇摇头:“没呢,这两天我都没看到他。”

  要不是饭菜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fBdVPW4LNk$,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38_138370/142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