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乔玉从善如流地拿起来点了一下,这一摞票子里有钱有粮票,最显眼的是一张大团结。
知青如果没有家里帮衬,在乡下挺难过得好的。
干农活比不过村里人,工分就少,也没有亲戚朋友互相帮衬,锅碗瓢盆一针一线都要从零置办。
好些知青到回城的时候都没置办齐家当呢。
钟斯年这拿出来的钱可算不少了。
陈乔玉拿着钱就有点犹豫,老实说,现在老宅里最穷的人就是钟斯年了吧……
不过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陈乔玉还是懂的,姚香芹和姚大宝也不是一开始就住进陈家的,还不是陈良一步又一步地纵容姚金花,这才让别人登堂入室,把自己的儿女抛之脑后?
陈乔玉干脆地收下钱:“不会叫你吃亏的。”
反正都在一个屋吃饭,她跟青杨吃烧鸡吃烤鸭,总不能给人吃野菜粑粑吧。
钟斯年大方一点,大家都轻松。
……
陈乔玉才去现代买了红糖跟黄冰糖,第二天余小红就来了,送来了十个用自己编的网兜兜住的红鸡蛋。
“我姐前儿生了,生了个小丫头。”余小红也升级为姨妈,稚嫩的脸上满是笑意。
嘴里说着嫌弃的话:“那小脸皱巴的,一点儿都没有青楠乔丽他们小时候好看。”
眼神之中却是爱得不行。
陈乔玉听了就笑:“你当青楠乔丽生下来就那么好看啊?刚生下来的小孩都可丑了,长着长着就好看了,等出了月子,就是白白胖胖的小娃娃。”
余小红喜滋滋的:“那肯定的。”
红鸡蛋是好东西,陈乔玉收起来,又把在现代买的红糖拿了两大包出来。
这回因为量大,就没用小袋子分装,直接装在洗干净的罐头瓶子里——罐头这东西也是她在现代常买的东西之一了。
因为通常就是铝制的盖子和玻璃瓶子,只要把玻璃瓶子上的包装纸扒了,再把铝盖子放在石头上磨掉喷漆,这玩意儿就跟七零一模一样。
两个罐头瓶子都是550g的,装不了两斤红糖,但是满满两罐子看着分量着实惊人。
这年头谁家里要是有这么两罐红糖,能从年头喝到年尾。
之前已经陆陆续续让屠慧东和余来富带了一些回去,这回陈乔玉还是给的红糖。
没别的,就因为七零这边怀孕生孩子,都认红糖鸡蛋。
都知道鸡汤、猪蹄汤、鲫鱼汤补,但除了鲫鱼,别的都不好弄,就是去钓鱼,还得悠着点,不然遇到那种见不得人好的,随随便便给扣上一个“侵吞集体资产”的罪名。
陈乔玉把两罐头红糖给余小红,又拣了二十个鸡蛋:“你带给大红姐,过几天我去看她。”
余小红看着这些东西,又惊又喜:“这些东西可不好弄吧?”
鸡蛋还行,一般家里有生孩子的,都提前两三个月就开始攒鸡蛋了。
但这红糖可不是想弄就能弄来的。
陈乔玉笑道:“我们在镇上卖烧饼,人家工厂的工人都有票,买这些不费劲儿,我们就跟人家换。”
余小红有些羡慕,又有点心动:“我听我妈说了,乔玉姐,卖烧饼真那么挣钱啊?”
陈乔玉想了想说:“挺辛苦的,还有点危险,但……真的能挣钱。”wap.biqupai.com
余小红听得更蠢蠢欲动了:“我妈就说想试试来着,但我爸一直不让,说咱们就老老实实下地挣工分,现在庄稼种子好,收成多,守着地就不愁吃。”
“可惜只是不愁吃饱,不是不愁吃好。”余小红心里是有点想法的,“我姐这回生孩子,高家不肯送去镇医院接生,就找了个产婆。”
“我妈为这事儿还专门过去了一趟,但我姐的婆婆就说祖祖辈辈都是那么过来的,让我妈满村打听打听去,高家村的媳妇儿哪个不是在家里接生的!”
余小红说起这个就很气愤:“他们还可骄傲,说什么请的是十里八乡最好的产婆。”
但余家的余建设是上到高中了的,余小红也是初中毕业的,这些生理健康知识,不能说全了解,但肯定比这会儿的大多数村民要更慎重一些。
余家坚持要去镇医院,高家死活不肯,还觉得屠慧东太霸道。
余小红愤愤不平:“高家那个老太婆还骂我妈,说我妈管闲事,他们家的媳妇儿生孩子,我们凭啥指手画脚,把我妈气得不行。”
只可惜孩子嫁给人家了,就等于把软肋递给了人家。
屠慧东倒是有心想要跟高家大吵一架,但余大红还得在高家生活。
如今虽然不算是困难时期,但农村的日子也不好过,一般都不分家,一大家子人在一起,有人干农活,有人洗衣做饭,有人带孩子,才能够撑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