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之外,陈院长站在门外若有所思,他没有选择进入。
虽然他有靠近的资格。
但是他本身就并非核领域的专家院士。
进去也只能给他们添堵。
不过他也不需要在这里傻傻等着。
实验一旦开始是没有那么快结束的。
有些实验旷日持久,持续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几十年都有可能。
林风虽然拥有着举世无双的才华。
但小型方舟反应堆作为人类文明之精华的存在。
也并非那么容易。
他长长叹出一口气。
知道在这里担心没有太大用。
作为国家科学院的院长,他还有很多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特别是即将着重培养的核聚变人员,必须要他去一一筛选,即便是天赋差一些,但一定要身家清白。
谨防一些国外势力往里面渗透沙子。
同样也要防止他们经不住国外的诱惑。
这是一个很长时间的筛选。
片刻之后他直接离开。
里面的实验依旧现在如火如荼。
所有的程序全部紧密连接在一起,环环相扣,一环套着一环。
林风用他那举世无双的算力,将所有的程序汇聚在一起。
精确把控着每一步。
小型方舟反应堆太过于精密,在数千个步骤之中,只要有一个步骤出现差错,那么就会导致全盘皆输,小型方舟反应堆将会功亏一篑。
虽然在他的设计体系之中,即便是实验失败,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也会完美消弥。
不会对外界产生任何的影响。
但他却不愿意失败,哪怕仅仅只是一次。
他要做到无比完美。
不能有任何的瑕疵存在,要一次成功!
不过正如陈院长所料,他们的进度再快,也并非一蹴而就。
还是需要时间。
除了中途喝水吃饭的时间之外,他们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已经放在了实验之中。
每一个人每天只睡六七个小时左右。
但他们却没有一个人觉得疲惫。
而是具有着无比的成就感。
他们知道他们正在创造历史。
特别是随着实验一步步深入之后,他们对林风的理论就更深信不疑,甚至已经慢慢看到了小型方舟反应堆的雏形。
他们有预感。
这条路绝对是正确的。
是走向真正冷核聚变的道路。
察觉到了此项实验即将成功的他们,更恨不得每天以二十四小时全身心投入进去。
实验室中第一个重大突破,仅仅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已经顺利完成。
能够包容冷核聚变的材料,在经过数百上千道工序之后,最终完全诞生。
材料本身就是重中之重。
因为要用材料打造一个能够容纳核聚变的容器出来。
而这个容器能够容纳的能量,惊天动地,相当于一个可控核聚变的五分之一还要多。
将一座可以供应数个省份的可控核聚变能量的五分之一,压缩在一个二三十厘米的小盒子之中。
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其衰竭期,只要不是全力动用的话,几乎可以达到百年之久。
这就给难度再加上了一层。
但如今材料已经制作出来,那么所能够容纳这种惊天动地的能量的容器就不远了。
但同样这里也是一个巨大的难点。
这种容器要极具高密度性,不能让里面的能量泄露出来。
同时,这个小容器,要如同一个可以完全应用在实际之中的核聚变模组一样。
应有尽有。
能量转换装置还必须要完美跟冷核聚变所产生的能量所融合,并且将能量导出来。
能够真正为人所用。
在这个部分稍有不慎,就容易出大问题。
所以要做到极其精密,并要保持平衡。
陈院长和刘主任,几乎每天都要过来,他们进来的时间极短,只会巡视一圈,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所需要的东西。
整个时间不会超过十分钟。
如果没有特殊要求的话,他们会立刻离开,不打扰他们进行实验。
同时那一批间谍在刘主任的亲自审讯之下,已经完全审了出来。
正如他们所料。
几乎有一半以上的都是漂亮国的间谍。
剩余的一小半,还有三四个国家参与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