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国丈杨俊民

  许多沙俄士兵刚拉了弦儿,还没等把手榴弹扔出去,便被五眼神铳射倒。

  “轰轰轰”,不少手榴弹在沙俄士兵组成的圈中爆炸。

  偶尔也有几枚手榴弹扔到明军阵中。有几十名明军袍泽被手榴弹炸死炸伤。

  盏茶功夫后,三娘子手下一千骑兵齐射完毕。

  五眼神铳虽命中率感人,但两丈距离还是能做到弹无虚发的。

  正如和尚评价赵刚的枪法:“政委枪法不赖,两三米内弹无虚发”。

  八百沙俄残兵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

  大明帝国与沙俄帝国的第一次直接交锋结束。

  沙俄死伤五千人。附庸军瓦剌死伤两万五千人,被俘五千人。

  明军死伤合计两千人。

  碾压式的战绩,并不代表明军的能力对沙俄军队处于绝对碾压。

  主要是因为朱载圳打这一仗,调动了整整八万人。人数优势摆在那里呢。

  那位沙俄伯利亚男爵谢尔盖身受三处重伤,竟然没死。被明军生擒。

  战斗后打扫战场,一共抓获了六百名受伤的沙俄俘虏。

  朱载圳大帐。

  戚继光跟三娘子跟朱载圳汇报了战斗的经过。

  朱载圳感慨:“毕竟是热兵器军队之间的对决。抗倭,收河套那种可以忽略不计的战损再也不会有了。”

  戚继光问:“皇上,下一步您如何打算?”

  朱载圳道:“由俞帅带一个龙骑兵师,一个冲击骑兵师前往西蒙草原。彻底控制阿尔泰山北麓。

  东西蒙草原今后将成为大明的领土。

  其余部队,即日启程,随予回京!”

  转头朱载圳又吩咐随行的军情局特工:“让军医好好给谢尔盖治伤。治好伤之后,严加审问。朕要知道沙俄高层的一切状况。”

  远德二年冬,朱载圳自燕然山启程,南下河套草原。

  当大军进入长城以南的大同镇,已是远德三年的春夏之交。

  山西巡抚杨俊民、布政使王世贞、总兵戴林来到大同,迎接圣驾。

  国丈杨俊民现在还是大明的顺德侯。三十七岁的他正是做事的好年岁。他在山西任上励精图治,颇有政绩。

  朝野都说,顺德侯的前程不会在他父亲杨博老尚书之下。

  大同行辕。

  朱载圳给杨俊民赐了座。

  杨俊民拿出了一个章程,一条一条的开始汇报各项新政的推行状况。

  “皇上,山西各府、县,已经严格贯彻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一年半时间了。百姓的负担减少了。

  士绅们们虽多缴了税赋。但因河套大量购买晋粮,导致粮价上涨,士绅们的收入反而提高了。用皇上的话说,这叫良性循环。士绅越有钱,交的税就越多。”

  在朱载圳眼里,士绅阶层曾经是大明的敌人。

  朱载圳要做的,不是消灭敌人。而是将敌人变成朋友。

  因为士绅阶层是消灭不了的。他自诩不是后世的某位伟人。那位伟人是华夏五千年来的唯一。

  如果朱载圳要消灭士绅阶层,很可能会变成第二个王莽。

  一句话,只要老老实实交税,别兼并穷苦百姓的土地。朱载圳并不仇视士绅。

  朱载圳满意的点了点头。

  杨俊民继续汇报道:“按照皇上您所定《警政章程》。山西建立了警政厅、各府建立了警政局、各县建立的警政分局、各乡建立了警政所。

  山西通省,现共计有警察一万余人。恕臣直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每年光是给警察发饷一项,就需一百四十万银圆。

  然而,自从山西建立警政制度。杀人、偷盗抢等案件下降了九成。

  山西境内虽称不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却也称得上境内肃然。

  另外臣怕最底层的警政所与恶霸、地痞勾结。还在省警政厅内成立了督察局。

  五百名督察,分批巡视各乡警政所。百姓若遇不公,可向督察申诉。”

  朱载圳笑道:“国丈老成谋国啊!予怎么就没想到建立督察制度呢。

  你可以将这一项制度写成条陈,发给警政部尚书陆绎。让陆绎在全国推广。”

  杨俊民道:“皇上谬赞了。臣今夜就将督察制的条陈写好,发给陆部堂。

  臣接着汇报山西的移民状况。山西土地贫瘠,没有大平原,也没有大江大河。

  近六成的贫苦百姓只能当士绅的雇农。他们都愿意移民河套。

  至今日止,山西已有九万穷苦百姓移民河套。”

  朱载圳道:“你要时常与河套的徐渭通信。让他妥善照顾山西移民。”

  杨俊民一连给朱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39_139138/607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