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名帅的起点(五)

  五天之后,龙城哈拉和林。

  龙城是草原民族的圣地,其实这个城并不大。

  整个龙城城墙南北有八里长,东西四里宽。城墙只有区区一丈高。相当于大明境内大一点的县城。

  平时,鞑靼权贵和家眷们生活在城里。大部分的士兵、牧民,都是在龙城外扎帐篷。

  俺答汗是个理智的人。他知道,死守龙城是绝对守不住的。明军犀利的火器是攻城拔寨的利器。

  他没有选择困守孤城,而是选择了北逃。

  戚继光和俞大猷站在了龙城的城墙上。意气风发的眺望着远方。

  脚踏龙城,是从汉到唐再到明,无数武人的至高梦想。

  戚继光凝视着士兵竖起一根长长的旗杆,旗杆上的大明日月军旗迎风招展。

  一名团千户前来禀报:“戚帅,城里都已经搜过了。俺答汗逃跑之前将所有补给都带走了,城里的水井也都投了毒。一块牛肉干,一滴牛羊奶也没给咱留。”

  戚继光问:“储水还有多少?”

  团千户答道:“储水还够三日饮用。”

  俞大猷在一旁道:“戚帅,咱们现在该选择一个追击的方向。我昨夜夜观天象,天狼星在西北。”

  戚继光微微一笑:“哦?老俞,你的意思是咱们往西北追?”

  俞大猷点点头:“嗯。”

  戚继光捋着胡须,陷入沉思。

  俞大猷道:“戚帅,你得早做决断。咱们不能一直耗在龙城。”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飞奔上城楼:“禀戚帅、俞帅。已经联络上了李帅的一万骑兵!他们距离龙城三十里,半天即可抵达!”

  李成梁如今是河套总兵,属镇帅之列。故而军中之人称他为“李帅”。

  戚继光眼前一亮:“出城,迎接李帅!”

  这次李成梁进军草原腹地,河套巡抚徐渭随同出征。

  这是朱载圳授意的。因为他怕李成梁在东北杀女真人杀上了瘾,会对归降的鞑靼牧民扬起屠刀。

  民族团结是压倒一切的原则性问题。朱载圳不想让李成梁坏了他的大计。

  一个时辰后,戚继光和李成梁在龙城东南会师。

  李成梁问:“戚帅,您抢先一步打下了龙城啊?恭喜您了,这下您立了头功。

  我们河套军这一路上收拢归降的牧民,耽误了时日。不然一准是我们早到。”

  戚继光道:“我哪里是打下了龙城,分明是捡了座龙城。龙城中无俺答汗的一兵一卒。附近的牧民也全都随他逃走了。”

  徐渭跟戚继光是东南抗倭时期的老熟人。

  徐渭问:“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在茫茫几千里的草原上寻找俺答汗主力决战?”

  戚继光道:“没错。真刀真枪干的打仗,咱们不惧俺答汗。怕就怕他在几千里草原上跟咱们兜圈圈。”

  戚继光吩咐一名团千户,展开了一张地图。

  他伸手一指:“这里是咱们的位置。龙城附近。根据皇家军情局提供的情报,鞑靼可战之兵,应该只剩下两万五千人。

  根据以往的作战经验。只需五千新军骑兵就能战胜两万五千草原骑兵。

  我的意思,将咱们的两万骑兵分成四路。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北、一路向东北,一路向东,搜索追击。

  李帅、徐先生、祖指挥使各率一路。我和俞大猷一路。”

  这是当下唯一的法子,俞大猷、李成梁、徐渭、祖承训四人一致赞同。

  接下来自然是要确定各自的追击方向了。

  戚继光当机立断——抓阄。

  有时候,打仗打的是运气。

  徐渭抓到了西北,李成梁抓到了东北、祖承训抓到了东。

  戚继光则抓到了北。

  戚继光划分好了兵马。朝着另外三人一拱手:“接下来,就要看咱们谁能交好运,找到俺答汗了。咱们龙城再会!”

  “再会!”

  戚继光和俞大猷带领五千骑兵,三万五千匹马,朝着北方进发。

  他的运气很不错。俺答汗的逃窜方向的确是北方。

  但是,戚继光没有料到俺答汗会北逃得那么远......

  且说戚继光率军一路向北,行了整整五天,追出去了五百里。

  每天将士们只睡两个半时辰,每日五次集体拉屎撒尿,耗费半个时辰。

  剩下的九个时辰,将士们一律都在马背上,向北行军。吃饭、喝水全在马背上解决。

  在确定俺答汗主力位置前,要爱惜马力。故而不能纵马狂跑,只能驾马缓步而行。

  所以,别看一天行军九个时辰,行军速度却远未达到一百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39_139138/56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