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滴我身上一滴水,我泼他一身

  俺答汗从一个万户,一步步成为草原之主,自然有着超乎常人的雄才大略。

  他是个走一步看十步的人。

  俺答汗设想:先要打下京城。但不能立即废明复元。要扶植一个软弱的明国皇室子弟当明国皇帝。我做摄政王,把控朝政。这叫以汉治汉。

  再通过蒙男汉女不断的通婚,扩大蒙人的人口。由蒙人担任中央到地方的所有官职。

  等到上到丞相、下到乡约、里长,全部都是蒙人,每一个汉人都有一个蒙人亲戚。那时候就可以恢复大元了。

  而我,将成为大元的大皇帝!大蒙古国的大汗!

  在他看来裕王是个宝。他才不会苛待裕王呢,他会用好吃好喝好女子把裕王养起来。

  他的谋略,比百年后建州那个搞“满汉不能通婚”的所谓“千古一帝”,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俺答汗吩咐手下:“好好安顿尊贵的裕王殿下,好好伺候他的饮食起居。”

  裕王被带走了。俺答汗坐等左路明军的四万人前来救援送人头。

  在裕王遭遇俺答汗的时候,就已经派出旗牌官,向南边百里处的左路军统帅戴林下军令,要求他北上增援。

  戴林,辽东人,后来在山东从军,七调八调进了京,经历了庚戌之变。

  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心眼小!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戴林这儿有个另类的解释:谁洒我身上一滴水,我就泼他一身!

  戴林在军中最好的朋友,是那位在宁夏负过伤,在宣府流过血,为皇上立过战功的姚指挥使。wap.biqupai.com

  还未开战,裕王因为屁大点的事儿就把他的好朋友斩了,他心里能不恨裕王?

  戴林又在杨博手下任职过七年。他对老杨博佩服的五体投地。

  恐怕老杨博说“日头是黑的”,他都会附和“真他娘了个腿儿的比我辽东老家的墨鱼汁还特么黑!”

  他视杨博,一向如师如父。

  还未开战,裕王就把他眼里的爹五花大绑踢回了京城,他早就在心里把裕王的祖宗八代问候了个遍。

  问候完觉得不妥,裕王的祖宗八代,是太祖爷,成祖爷他们啊。算了,我还是曰他老婆个嘴儿的吧!

  当旗牌官给他传了北上增援的军令,他对旗牌官说:“你先回去禀告裕王,末将一定率军火速增援。”

  旗牌官一走,他的副将问:“戴都司,咱们这就向北急行军?”

  戴林哑然失笑:“急行军?咱们遇到了沙尘暴,怎么急行军?”

  副将抬头看了眼天,天空万里无云,没有一丝风。戴林明摆着在睁眼说瞎话。

  戴林笑道:“我们遇到了沙尘暴,在草原上迷了路。无法及时救援裕王,对嘛?”

  副将一拍脑瓜:“对对对!哎呀这沙尘暴真大,瞧,吹得末将都睁不开眼了!”

  这正是,大草原上裕王垮,百里驰援有戴林呐!

  跟后世的孟良崮上虎贲垮,千里驰援有天霞差不多。

  戴林叮嘱副将:“立即派出斥候,侦察北边的战况,及时回禀。”

  过了两天,斥候回报右路军、中路军全军覆没,裕王下落不明。

  戴林虽然知道裕王蠢,却没料到他能蠢到这种程度。几天内葬送了十四万大明的精锐之师。

  在短暂的惊愕后,戴林做出了一个理智的决定:“撤兵!”

  副将道:“戴都司,没有征虏大将军的军令就撤军,这是临阵脱逃的杀头之罪啊!”

  戴林反问副将:“征虏大将军?如今他在哪儿呢?撤退的命令是我下的。朝廷要杀头也是杀我的头!

  我不能为了自己这颗大脑袋,让四万弟兄横尸草原!”

  副将敬佩的说:“戴都司果然是爱兵如子。咱们这就往西南方向撤退,回蓟州?”

  戴林摆手:“不成!蓟州守军只有一万。恐怕俺答汗会抓住机会,带着骑兵打蓟州。他们骑马,咱们靠两条腿,绝对撵不上。

  别到了蓟州一看,城头插的已经是俺答汗的鞑靼旗了!

  咱们往正南方向撤,经宣府退回大明境内。”

  这又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他尚不知,如今蓟州已被打来孙所占据。打来孙虽带着主力南下进攻京城了,可在蓟州依旧留了六千蒙军防御。

  戴林要是向蓟州方向撤,很可能会遭受打来孙所部跟俺答汗的两面夹击。

  有时候,心眼小不是坏事。戴林无形之中为京营保存了火种。

  与此同时,京城,永寿宫。

  按照打来孙部的行军速度,再有三天五万蒙军就将兵临城下。

  朱载圳已经动员了二十万城内百姓当义勇。

  这二十万义勇全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39_139138/42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