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放电影3

  此时电影正好开始。

  四周安静下来。

  一句句经典台词,呈现在荧幕上,“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要放空枪,开火,开火!”

  “高,实在是高……”

  什么是经典?

  这就是经典,柳思甜记着“高,实在是高”这句话,在后世还在流传。

  成了网络流行语!

  只是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它的出处。

  包括她!

  散场后,大家伙还意犹未尽,三三两两的讨论,有佩服冀中人民智慧的。

  也有对汤某人恨得咬牙切齿的。

  恨不得把人从银幕里拽出来,狠狠地暴揍一顿。

  柳思东小盆友就是其中一员,大骂狗腿子:“你们看他那狗腿汉奸样。

  真是太坏,太阴险了。

  活该最后死在小八嘎手里。

  我要是生在那个年代,我一定也上战场打小八嘎。

  打的他们屁滚尿流,哭爹喊娘,跪下来叫我爸爸。”

  “好小子。”柳满仓拍了拍小侄子的肩膀,他们这一代人都是经历过的。

  看这种电影,最能共情。

  “长大后像你大爷,你大哥,你思武哥那样,去当兵,保家卫国。”

  柳思东点头。

  柳思甜一左一右挽着她妈和她奶,走的小心翼翼的,就怕她俩滑倒,笑着说:

  “那也是演员演的好,演的生动形象。”

  足智多谋的高传宝、忠心耿耿的老钟叔、为人不齿的汤汉奸。

  令人恨之入骨的小日子山田队长。

  都被敬业的演员们刻画得鲜活生动,简直秒杀后世那些小鲜肉,这才是演技炸裂。

  一路上欢声笑语,只有一个人,悄悄跟在人群中,冷笑一声。

  眼神阴鸷!

  电影连放三天,第二天放《地雷战》,第三天放《铁道游击队》!

  柳思甜都没去。

  实在是人太多了。

  二河大队放电影这事儿,经过一天的发酵,一传十,十传百。

  从二河大队传到其他大队。

  附近的,比如红星大队,靠山大队,友谊大队,来了不少人。

  有的是小伙伴组团来的。

  有的甚至赶的牛车!

  人数突然暴增。

  好在玉米棚够大,能装下,却挤成沙丁鱼,根本不用烧暖墙,都热的冒汗。

  就是地踩的更实诚了。

  怕是过几天不好翻。

  连着热闹三天,放映员临走的时候还说:“韩大队长,下次你们大队再放电影。

  一定还找我啊!”

  这天天好吃好喝的供着,肚子里攒了不少油水不说,临走时,还批发价买了两只肥鸡。

  “一定一定!”

  韩水根含着笑,把人送到村口,他现在走路都带风。

  他们大队连放三天电影,直接把周围大队压的黯淡无光。

  年底先进大队又稳稳的了。

  甚至还有友谊大队的说:“此生后悔入友谊,来生争做二河人。”

  听听,听听这话说的。

  给不给力!

  提不提气!

  这给韩水根美的,半夜做梦都笑得嘎嘎嘎的。

  被葛春枝笑称:“小腚掀的,都快找不着北了。”

  放电影这事儿,就像打了广告,做了宣传一样,现在整个公社,甚至市里都隐隐听到风声。

  说下面有个大队,壕无人性。

  李庆光从市里打来电话,还调侃了几句:“老韩同志,我听说你们大队放电影了?

  还连放三天!

  还为了看电影,在地里现盖了一个暖棚?”新笔趣阁

  “瞎说,谁乱传成这样?”电话线这头的韩水根直接一口水就喷了出来。

  来不及擦,就急忙说:“我们大队是挣了点钱。”

  “但我们又不傻!

  谁会为了看几场电影就盖暖棚。

  说这话的人是脑袋长包,或者被驴踢了吧?

  要不就是老年痴呆了?

  老领导,你告诉我是谁说的,我马上拎一个猪头去看看他,给他补补。

  实在不行,我就给他拿点钱,给他领医院去,让大夫给他好好瞧瞧。

  看看是不是有病。

  领导,你要是认识这人,你劝劝他。

  有病可要赶紧治,可不能拖,拖大发可就不好整喽。

  他要是脑子正常,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38_138730/602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