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生活座谈会

  之前,这些媒体记者们听到消息,说苏长青从人贩子手里救了个孩子,孩子的父母来感谢苏长青了,于是迅速跟过来,打算拍一些镜头和照片,然后就回到大会议室那边。

  却没想到,裘焕平一家人竟然是侨民和外国人,而且紧接着又发生了捐款的事。

  这使得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继续留在这里,先苏长青和裘焕平夫妇的事情进行拍摄和采访。

  但他们也没把那边完全忘掉。

  既然这边拍摄采访地差不多了,那就该回去干工作了。

  生活座谈会已经开了半个小时。

  苏长青虽然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也没有生活方面的困难需要政府帮助,但还是要去坐一坐,参与一下。

  裘焕平和珍妮要去医院看孩子,离开时,裘焕平提出晚上请苏长青和山南区分局经侦四大队的人一起吃个饭。

  苏长青没有拒绝,取出自己的名片给了裘焕平一张,请裘焕平定好时间地点后,打他的手机告诉他就可以了。

  送裘焕平和珍妮下楼后,苏长青来到大会议厅参加生活座谈会。

  他不怎么说话,基本上就是坐着听领导们和其他七个人说话。

  但其实,其他七人也没太多可说的。

  大家都是生活在基层的普通群众,普遍没有多高的文化,也没有太多见识和阅历,面对这些省里的大领导,根本提不出来什么意见和建议。

  至于说生活方面的困难,这些人的事迹既然被报上来,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照。比如卫强,按说刚刚退伍回来,去机械厂工作的话,一般不会直接被任命为保卫科科长。

  因为据卫强所说,他们那个机械厂还挺大的,厂里有几百名员工,保卫科也有十几个人,保卫科科长虽然不是什么大官,却也是拥有正式编制的一位小领导。

  他之所以能被任命,肯定就是受到了见义勇为事迹的影响,政府特意关照他,直接安排他做了一个小领导。

  又比如高小霞,原本只是纺纱厂的一名普通职工,丈夫也是靠打工挣钱,两个人不仅要养活一双儿女,还要养活患病失去劳动能力的公婆,勉强糊口度日。

  但现在,她和丈夫都被安置到了政府单位工作,虽然不是正式职工,但生活要比以前有保障。

  而且等再过一两年,以高小霞的这份功劳,转成正式职工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他丈夫如果工作表现好的话,时间长了,也不是没有转成正式职工的机会。

  因此,当在座领导询问众人有没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大家都齐齐摇头,表示所在地政府对自己非常照顾,已经解决了自己家里的困难,现在过得挺好的。

  这些事情,省里的领导也心中有数,于是口头上表扬了当地政府的工作,又表示如果将来遇到了什么困难,可以随时联系省市县等各级政府。

  没有意见建议,没有困难,领导们便唠家常式的与大家聊起了天,了解一下他们的家庭情况。

  “苏长青同志,你21岁了是吧,结婚了吗?”宣传部的李部长笑呵呵地问道。

  “还没有。”苏长青笑道。

  “没结婚?要不要我们帮你张罗个对象?”李部长笑问道。

  “谢谢领导的好意,不过我已经有女朋友了,只是还没有结婚罢了。”苏长青笑道。新笔趣阁

  “李部长,你这话可不能乱说,小心苏长青同志的女朋友从山南区分局过来找你算账!”殷云桃笑道。

  “哦?”

  李部长惊讶地道:“苏长青同志,你女朋友在山南区分局工作?”

  “对,目前是。”

  苏长青笑道:“我女朋友是青禾县公安局的一名警察,年前来到河东省警察培训学校参加了一段时间经侦方面的培训,培训结束后被分配到了山南区分局工作学习。”

  “苏长青同志的女朋友也非常优秀。”

  殷云桃笑呵呵道:“去年苏长青同志抓捕绑架凶杀犯、解救受害人的事件,还有昨天抓捕人贩子、解救孩子的事情,他女朋友都有参与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且还因为去年那事获得了三等功表彰。”

  “原来如此。”

  李部长点点头,对苏长青笑道:“看来你的女朋友和你一样,都是非常优秀的同志啊,相信你们将来肯定可以过得幸福美满,并且再为我们国家和社会增添一名更加优秀的接班人。”

  “谢谢领导。”苏长青笑道。

  随后,领导们又了解了一下苏长青的其他家庭情况。

  得知苏长青有个妹妹正在读高三,今年夏天即将参加高考时,李部长又开口道:“这么巧,我女儿也在读高三……你妹妹学习成绩怎么样?”

  “还挺好的。”

  苏长青的脸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35_135107/867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