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证道之期到来

    第一百四十章九州,夏禹炼制九鼎

    夏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大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以及雍州,然后进行管理,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

    夏禹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

    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

    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

    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朝中政教。

    ……

    夏禹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伟人,他治水是与治国养民结合进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时,他还时常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

    每治理一个地方,都主动团结氏族部落酋长,完善政权建设,使百姓安居乐业。

    人族记录史册之中有记载共主在位之事,夏禹在洪水退去后,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他带领人们在田间修起条条沟渠,引水灌溉,种植粟麻等农作物,还让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

    如此一来,不仅治理水患获得巨大的成功,而且农业生产也取得了进步。

    至此,人族由于有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体协作以及密布的水网工程之后,在夏禹的英明领导之下,人族迅速从之前大水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而且他们还迅速打破了阻碍前进的囚笼,人族进入了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时期!

    时间飞逝,转眼间便是五百多年的时间已经过去,此时夏禹已是临近圆满之期,连下届人皇也已选出,可自己却久久不能证得人皇之道。

    这样他有些感到意外,此时他对人族的贡献要远大于其余的五位大帝,可现在偏偏没能证道,这其中好像少了点什么,还差些证道之事。

    ……

    首阳山,太清宫中。

    “以夏禹如今的情况,想要证道已然不难,但他现在的情况,却没有证道的迹象,莫非他和三皇一样,还需证道之事?”

    女娲秀眉一挑,看着太上道。

    自五帝以来,人皇都是走到各自共主的圆满之后,便是可以证道了,但是这六帝,似乎和前面的五帝有些不同,共主之事已然圆满,但是证道却还未到来。

    这样的情况,只在三皇之上有过,因为他们需要一件证道之事,一点奠定人族的证道之事。

    “确实如此,夏禹之事却也是重要,对于日后的人族也有着极为重要,所以这件事,他必须去做……”

    太上口中淡淡道,旋即手中一动,一尊三足青铜鼎出现在他手中,而后手中一动,青铜鼎顿时撕裂了虚空,遁入了虚空之中。

    女娲见此,美眸之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

    居然还要道兄的青铜鼎相助,那夏禹的证道之事,可就不一般了。

    “道兄,这……”女娲看着他。

    “夏禹之事,需得乾坤鼎相助,如此,便是安排妥当了……”

    太上笑了笑后,说道。

    女娲听此,微微颔首,没有再开口,目光再次转到了人族中来。

    ……

    洪荒,人族,陈都。

    这一日,夏禹徒然对着左右喝道,“来人,传吾命令。让各部落首领带上他们部落产的青铜全都来陈都,吾有要事宣布……”

    时间很快过了三年有余,那些偏远地方的部落首领也都聚集在陈都。

    那些部落首领收到陈都传来的讯息,虽然不知有何用处,但出于对夏禹的信任。

    他们都一丝不苟的做的很完美,因为这些部落首领大多都是一些身怀修为的低阶修士,用了半年都来到陈都。

    第三天,一众首领聚集在陈都广场,中午时分,夏禹携带着一众大臣来到陈都广场。

    他看了一眼众位首领,缓步走上祭台,转身对着众位首领道,“诸位首领,吾前先日子收到人道讯息。

    得知吾人族发展达到了一个瓶颈,但这瓶颈不是吾可以破除的,但吾的下一任就是瓶颈的解决者,此时,吾却因该为他做一些铺垫……”

    说到这,夏禹对着下方一挥手,只见那无数大小不一的铜块飞到祭台上方。

    这时,天降一巨大的青铜鼎,只见那巨大的青铜鼎上书两个古朴道字,乾坤。

    ……

    望着此时徒然天降的巨大青铜鼎,众人神色尽皆一怔。

    但旋即,便都明白过来,脸上无不露出震惊之色。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90_90488/919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