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牢笼治世

  方孝孺早在四十来岁,就已经是名声鹊起的儒家学者了。

  虽然从未中过举,但他是宋濂的学生。

  而宋濂又是谁?

  大明第一太子朱标的老师!

  所以方孝孺在很早之前,就被朱元璋发现是个人才。

  可朱元璋偏偏不用他,反而留给自己儿子。

  结果儿子挂了,又留给孙子。

  也就是说,方孝孺的命比较硬,谁用谁死。

  当然,这只是开玩笑。

  其实方孝孺是千古难得一见的忠臣。

  当初面对朱棣的屠刀,那是一身浩然正气,坚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就连朱棣的儿子仁宗皇帝朱高炽,后来都替他平反了。

  由此可见,方孝孺为人臣子,绝对是忠心耿耿。

  关键是,朱允炆不会用啊!

  自古以来,历史的惨痛教训都在讲一个道理。

  那就是用儒家思想去治国,是多么的可笑,多么的无知,多么的祸害无穷。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汉武帝刘彻采用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最终完成了汉朝人民的思想统一。

  但并不是说,他要用儒家思想去治国。

  相反的,他采用了始皇帝留下来的法家治国的理念。

  这种外儒内法,儒皮法骨的政策,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而朱允炆的治国之道,却恰恰相反。

  他的政策,大多都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被制定出来的。

  作为朱允炆时期的‘文官之首’,方孝孺也参与了很多政策的制定。

  比如对那些岁数大的老人,每年赏赐米,肉,衣服棉被。

  如果是孤寡残弱,则由官府收养。

  同时还重视农桑,兴办学校,大开科举,加强儒学教育,考察地方官吏,扶持贫困灾民,鼓励忠孝,掩埋那些无人收容的尸骨,减免田租等。

  而且,当时还规定,寺庙田产只有五亩,多余田产必须退给百姓。

  这些政策,对百姓而言,无疑是有利的。

  毕竟朱元璋时期的法律,过于严苛,百姓既不敢怒,也不敢言。

  方孝孺这些文官,不仅纠正了一些冤假错案,还平反了朱元璋时期的罪人。

  所以,方孝孺也不是被后世妖魔化的腐儒。

  他纵使有错,也是想让这个国家变得更美好。

  只不过,他的那些建议,太理想化了而已。

  朱冠文寻求方孝孺的帮助,其实是想合理的使用他。

  老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在朱冠文看来,方孝孺就是一截好钢。

  用好了他,绝对是一个治世能臣。

  “方先生,孤有两件事想寻求你的帮助!”

  朱冠文先是朝方孝孺行了一礼,然后神色严肃的道:“第一件事,孤需要你主持恩科!”

  “臣只是翰林院侍讲,哪有资格主持恩科?”方孝孺诧异道。

  “以方先生的才学,难道还有谁不服?”

  “这....这于礼不合。”

  “方先生,孤知道于礼不合,但孤需要一个能挑重担的人,你明白吗?”朱冠文目光灼灼的盯着方孝孺。

  那感觉,跟pua差不多。

  但方孝孺非常受用,有种被重视的感觉,当即拱手道:“臣定不负所望,为国家选定良材!”

  “方先生,这个不对!”

  “啊?”

  方孝孺一脸茫然,不知道哪里说错了。

  却见朱冠文板着脸道:“科举的第一要义,既不是为国选材,也不是话语天下!”

  “那是为什么?”方孝孺更加茫然了。

  朱冠文目光如炬,意味深长的说了四个字:“牢笼治世!”

  “牢笼治世?”

  方孝孺一愣,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朱冠文。

  朱冠文背负着双手,自顾自的道:“孤要让天下的聪明人,全都进到八股文的牢笼里,让他们钻研章句,白首穷经!”

  “这.....”

  方孝孺被朱冠文的话惊呆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科举的第一要义是这样。ŴŴŴ.BiQuPai.Com

  曾几何时,他为自己没考中科举,没被朱元璋重用,整日愁眉苦脸。

  可现在听到朱冠文的话,他觉得自己好幸运。

  原来当权者的思想是这样的。

  只是.....

  他还不太明白其中的含义,便朝朱冠文追问:“太子殿下为何要这样做?”
手机支付宝搜索wNR1x8Y317Q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11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 HU108 xqTHf0mcK2N¥ https://m.tb.cn/h.SSdhzY5,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11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C4tPSALwx2Yfbp5V¥,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34_134618/17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