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春晚前夕

  吃完这么多年来,一顿有些特别的团年饭后,刘晓和刘以菲回去了。

  老道士顺势问一起看春晚不。

  刘以菲肯定是愿意的。

  刘晓没答应,但也没拒绝。

  她也有些好奇,李清这演员还能上春晚表演个什么。

  被未来丈母娘关注了,李清这下可是不敢怠慢,提前吃完团年饭后,就投入到了《秦王破阵乐》的排练之中。

  什刹海武术学校的学子们已经能够配合打方阵,配合的很好了。

  真的如同军阵俨然似的,在战场上配合奔袭。

  李清也加紧练习,尽快的将容错率降低。

  舞台表演,容错率还是很重要的...

  此时此刻,距离春晚还剩下一周的时间,这一周的时间里李清则是进行着封闭训练。

  尽管李清已经非常的熟练了,但现场表演的要求就在那里,大家也都紧绷着神经。

  第一次上春晚,有点紧张,怎么缓解,在线等,有点急。

  所有人的心态都是这样。

  “澹定点,就跟平常演练一样就行了。”李清在台下安慰着这些什刹海武术学校的人们。

  李清的语气十分的舒缓,让台下的什刹海武校的武生们感到了丝丝的宽慰。

  按道理来说,李清才应该是最紧张的那个,不过在封闭训练的时候也是该吃吃该喝喝。

  没有太多紧张的感觉。

  情绪是能够传导的,至少李清的情绪传导,让这些负责伴舞的大小伙子们没那么紧张。

  作为一军之将,稳是首事儿。

  稳定军心,按照平常排练的时候来演便好。

  就在李清还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之时。

  大年初一到来了。wap.biqupai.com

  网友们也开始了自己的风骚冲浪,而冲浪的第一个对象,自然就是最大的盛会,春节联欢晚会了。

  作为全国最大的主旋律节目,用最隆重的仪式和,迎来崭新的一年,充满希望的一年,甚至是老一辈人的精神支柱。

  不是因为春晚有多好看,而是春晚是老一辈人和年轻一辈人少有的,能够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时候。

  那种温馨的感觉...是老一辈人所追求的,是长辈所追求的。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去到大城市打工,这种需求就越加的迫切。

  春晚,大家聚在一起过大年。

  当然,这是对于老一辈人的意义,对于年轻人来说,春晚更是成为了网络冲浪的谈资。

  吐槽用的谈资!

  前几年的春晚,基本在年轻人的口碑里都是覆灭的,没有一个不是,没有一次不是。

  收视率是异常的稳定异常的高,但是口碑下滑的速度也是异常的稳定,基本是一年吐槽不如一年。

  说难听点,吐槽春晚垃圾都已经成为流量密码一类的东西。

  只要你吐槽的够快,就能成为当晚的热帖,在热搜上大杀四方。

  而且还没办法反驳那种,毕竟这是面向人民群众的节目,人民群众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憋着!

  对于这个风评的下降,再怎么瞎也看的到,于是乎就有了今年的春晚换血,换成了貌似对年轻人了解度更高一点的于明蕾。

  此时此刻的于明蕾,才是真正的临危受命,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既是机遇,也是责任。

  面对网络上的压力,于明蕾的工作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对于小品,歌舞的需求,大部分都没有刻意去追求年轻化的东西。

  于明蕾也知道,歌舞小品的意义不仅仅是成为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他合家欢和教育意义的内核是不能少的。

  少了合家欢咋叫小品。

  顶多是加点网络元素。

  小品,魔术,特技表演,这些于明蕾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最重要的是歌舞曲的表演。

  她本身就是歌舞曲的导演专家,这里都是她的嫡系。

  她的底牌。

  虽然吴老的自作主张让她很不喜,但她依然决定在《秦王破阵乐》中将主将的编舞权下放。

  于明蕾想试试,现在的年轻人,能编纂出什么样的舞曲来。

  能不能惊艳到现在的年轻人,又能踏上春晚的舞台。

  于明蕾都自嘲自己这完全属于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激进。

  当然,也仅限于《秦王破阵乐》。

  还有另一个王牌《象王行》,以及《春天花儿开》的儿童舞曲。

  这些都是严格把关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33_133274/120006.html